《母与子》,布面油画,75×100cm,1986年作。
第一幅 《母与子》
估价:RMB 3,200,000-3,800,000签名:陈丹青 1986
《三树图》,布面油画,76×101cm,1999年作。
第二幅 《三树图》
估价:RMB 1,200,000-1,500,000
陈丹青以写实油画的手法对曾经作品的印刷,进行再尝试。画面构图简洁,以类似于拷贝台的白背景效果,凸显了几本打开的画册扫描式的写实效果。画面的内容一目了然,没有过多的玄机可言,文征明,八大山人的古画被油画颜料铺陈开来,古画的水墨意趣和油画颜料写实的特性同时呈现,给人一种古今碰撞的冲击力和奇异感。三张画中,分别出现了三棵树,风格各异,各有千秋,形成鲜明对比。
陈丹青非常看重书籍系列的作品,它们不同于西藏组画和人体或肖像,不是写生,而是创作,是唯一属于陈丹青的符号,是他个人风格最有力的代表。
在当今图像时代,艺术家成功转换媒介,在历史与画布的双重平面上,这种转换媒介似乎是超然的:往来古今、出入自由、无前无后、无我无他、物我两忘。
《画室》,布面油画,76×60.7cm,1997年作。
签名:陈丹青1997
【318欣赏】对照片、印刷品进行描绘,起始于陈丹青旅美生活的后几年,这些照片、印刷品刊印着美术史中的经典形象,往往古典与现代的艺术并置。陈丹青并非对着经典“临摹”,而是在对经典形象的承载物“写生”,将现成的图像重新融入至手工性的绘画之中,赋予机械制造的产品以人工性的“光晕”。本杰明说,机器复制时代的艺术改变了大众与艺术的关系,众多的复制品取代了原件独一无二的绝对价值。陈丹青以“图像写生”的创作方式,巧妙地化解了图像与绘画紧张对立的关系。《画室》是陈丹青“图像写生”系列的早期作品,随意摆放的单张照片看似无所联系,但仔细观看就会发现,它们实则都呈现着同一主题,即西方艺术史的经典题材“裸女”。从古希腊时期的人体雕塑到印象派大师雷诺瓦笔下的浴女,再到莫迪里阿尼简括的人体线条,用绘画来“复制”这些熟悉事物的“复制品”,使事物在这种重复行为中变得陌生,而陌生感拉开了观者记忆的距离,促使原本“停滞”的形象新鲜生动起来,仿佛经典的“重生”,让既有形象作品再次成为新的珍贵“手稿”。
《山水与春宫》,布面油画,49×127cm,1999年作。
第四幅 《山水与春宫》
估价:RMB 1,000,000-1,800,000签名:陈丹青 1999
【318欣赏】《山水与春宫》是陈丹青90年代“并置”系列的代表作之一,“并置”系列来自画家对无数图片的选择,虽然是对图片的描绘,但其实质是陈丹青眼与手最渴望的事——写生。以油画为媒介所进行的对于中国画模写的“写生性”显然要高于对西方油画的临摹,凭借鬃毛简洁直白的硬朗如何表达狼毫的“柔骨”,这不仅是对画面质感的浅层次要求,更是对艺术家转换东西方艺术表达时的思维能力的挑战。陈丹青曾这样说道:“倘非亲手临摹,此前我莫说不曾‘懂得’,甚至谈不上‘看见’国画——奇怪,经由临写国画,我的油画手艺长进了,我却恍然自以为真的是在画国画。”可见,陈丹青已经在两种不同文化、不同艺术之间找到一种恰当的沟通方式。
《文伯仁与王晖的合奏》,布面油画,51×61cm,2007年作。
第五幅 《文伯仁与王晖的合奏》
估价:RMB 450,000-650,000
《老师 师母育德》,布面油画,55×60cm,1977年作。
《扶椅背的女人》,布面油画,60×45cm,2002年作。
《女人体》,纸本素描,27×39cm,2002年作。
《人体素描》,纸本素描,27×39cm,2002年作。
《人体素描》,纸本素描,39×27cm,2002年作。
签名:丹青 2002
318艺术商城
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