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系列 4号》,布面油画,169×199cm,1997年作。
第一幅 《面具系列 4号》
估价:HKD 25,000,000-30,000,000款识:曾梵志, 97, Zeng Fanzhi
【318欣赏】曾梵志的《面具系列4号》作于一九九七年,不仅是艺术家当年创作的最大尺寸作品之一,更是唯一一幅包含四个戴面具人物的作品。曾梵志并不一味依赖令自己成功的创作公式,此作既忠于旧有要素,亦加入许多前所未见的新元素,演示了此系列作品的进程,见证艺术家不断创新、突破自己的追求,让观者清楚认识这个中国当代艺术标志性系列作品。
此作中可见两对搭着肩膀的戴面具男子在海边漫步,他们的穿著和发型都是当时流行的款式,很明显是九十年代初中国经济腾飞受惠的一代人。表面看来大家开怀融洽,但他们脸上的面具立刻出卖了这种虚假的友谊。著名策展人冯博一指出:“他们或单独或煞有介事地勾肩搭背。观者所能辨识的,除了都市流行的服饰外,余下的只是一个没有个性和真我的躯壳。”另外,画中男子封着十字的瞳孔中的是其一九九五年至一九九八年间作品独有的特点,直接指向现代社会中弥漫的盲目冲动。作品中这种怪异气氛使《面具》系列有时让人不安,也因而引发深思,从中体现出曾梵志于一九九三年刚搬到北京时的种种不适应,他曾讲道:“到北京之后,我没有多少可以交心的朋友。对刚认识的人,我总有一种复杂的感受,而我要跟很多刚认识不久的人打交道…我必须在新环境里和陌生人相处,这些感受深深地困扰着我,所以我想这些画是我内心的一种反映,但不一定是所有人的反映。这只是我个人的感受。”
《面具系列》,布面油画,200×150cm,1998年作。
第二幅 《面具系列》
估价:HKD 22,000,000-28,000,000签名:曾梵志 (右下)
【318欣赏】《面具系列》这件作品绘于1998年,它的突出之处在于它所展示的圆熟。他在《面具系列》采用了德国表现主义影响的复杂形式,画中人物戴着面具,面具与人物轮廓互相交融,表面和底层的结合暗示了一个令人困扰的概念-面具可能就是脸孔,就像画中人为自己的角色所累。曾梵志描画现代化难以控制的浪潮,个人困坐其中如坐针毡,并揭示“在社会中无人不是戴着面具做人”。僵化的灿烂笑容底下,丑角的忧伤炽烈燃烧。 度身订做的西装、鲜红的领结、铮亮的皮鞋配上不合比例的大手和明艳的嘴唇,画作中鲜丽的颜色构成了幻觉之感,暗示都市中的诡诈和浮浅的价值观。这件此作品的棱角、刮擦质地和浓重的修饰感,让人联想起马克斯·贝克曼1946年的作品《地毯经销商肖像》。后者的中产阶级主体是对二战后社会愤懑和道德沦丧的讽喻。曾梵志不断以警醒的防备态度,揭露不断疏离的文化之下,主体的苦闷和压力。 《面具系列》展示了曾梵志对色彩表现主义的探索。画作背景的三重色彩,让人联想起马克·罗斯科具代表性的作品《第十八号》之构图。画面最上方的黄色,或许代表了烟霞之中的太阳,其下方的蓝色代表海洋,并建构了地平线,深浅不一的蓝色犹如海浪,最下方的色暗暗指向海滩。柔和的笔触、边界模糊的图形展示一个炽热的空洞:它盘桓于悬而未决的空间中。幽冥的极简主义背景,引人进入沈思默想的状态:正是中国文人画的常见的母题。平板的背景看似虚幻不实,与张扬的人物对比鲜明,形成现实与狂想之间的间断,把画中人物挤进不协调的环境里,可辨认的真实所带来的密切感被终止。它唤起艺术上的升华,以抽象与无限代替现实人物本质。 此作品传递的信息是曾梵志作品中屡次出现的主题:人与动物之间的关联。
《无题06-3》(三联作),布面油画,整体250.2×509.8cm;单件250×169.8cm;250.2×170cm;250×170cm,2006年作。
第三幅 《无题06-3》(三联作)
估价:RMB 12,000,000-22,000,000签名:曾梵志 2006 Zeng Fanzhi(右下)
【318欣赏】在《无题06-3》中,乌云笼罩,天空晦明不定,一霎冲破在水平线之上的耀眼白光,引领观者的视觉随着颜色深浅的层次变化,逐渐延伸到薄雾上的远山之巅。被白雪皑皑覆盖的延绵山脉,透出清峻的丛林间,所散发的冷冽空灵。如梦境般的画面,让人联想到埃尔.格列柯的《托雷多风景》,从乌云密布的天空中透出富有戏剧性的光线,洒在扭动不安的山丘上。风景虽不惟妙惟肖,但神态逼真的梦幻之境,描绘的却是的艺术家心灵的故乡。 曾梵志“乱笔”下的风景皆如此,画面气势恢弘,在远透视法的表现下,无穷尽的空间得以伸展开去,使我们在繁盛茂密的枝木背后,获得一个全新的视野或一片心灵的净土,终能令一种视觉上的虚拟旅行得以实现。
仅有枯木与寒风萧瑟所构成的万径无人画面,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卡斯珀·佛里德里希通过自身沉思,而唤起创作蕴含崇高精神力量的风景画相仿。在《无题06-3》天地悠悠的冬景中, 曾梵志同样用超然物外的精神, 以刻画蜇伏在严寒下的顽强植物,即将迎来预示着希望的春天。佛里德里希曾说:“当你闭上肉体的眼睛,你就第一次能够用心灵眼睛观察你的绘画”。在不同的时空交错下,曾梵志以藏蓝色营造画面的深邃神秘感,从而让观者感受到“ 乱笔” 风景系列作品所表达的妙悟意境, 让驻足于浩渺风景前的观者,心灵遨游于其乱笔下所构造的方寸之间。
《面具系列5号》,布面油画,180×150cm,1994年作。
第四幅 《面具系列5号》
估价:HKD 16,000,000-20,000,000款识:曾梵志,94
【318欣赏】曾梵志一九九四年创作的《面具系列5号》,作品以两位衣着相同的男子为主体,他们戴着面具,互相扶持,在面具之下,是一代中国人的灵魂。作品充份抓住九十年代早期的中国经济开始起飞时的特色,代表中国过去的红领巾虽然仍然被系着,唯西方的穿衣文化,已经藉牛仔裤及皮带,慢慢渗透中国人的生活当中。作品探讨了中国人在文化转变时面对的无所适从。曾梵志避免下定论,而是藉表现主义的厚重笔触,暗喻了都市发展下,中国人不安的生存状态。
《江山如此多娇6号》(双联作),布面油画,整体:250×500cm,2006年作。
第五幅 《江山如此多娇6号》(双联作)
估价:HKD 18,000,000-25,000,000款识:曾梵志, Zeng Fanzhi, 2006
【318欣赏】如作品《江山如此多娇6号》所见,曾梵志灵巧地融合了东西方的元素,成功地把传统国画、山水画和手卷画的影响与美国著名艺术家杰克逊.波洛克的风格结合融会成真正独特的跨文化的作品,最终成为了曾梵志在国际艺坛上一幅杰出的代表作。
《江山如此多娇6号》是传统风景的极端而独特的演化;曾梵志为公认的表现主义画家,笔下充满悲怆而肃穆的人物往往令人心碎;千禧之始,曾氏为便利自己发展富东方色彩的创作而放弃西方技巧,作品套用了很多中国山水画,包括“山水画”(山水画,意即“山和水的画”)和“手卷画”(卷轴)等的重要元素。本作品的长度特别教人联想起古代卷轴,以及画中那些蜿蜒的藤蔓和树枝等题材,当然还有山水画中连绵不绝的河川山脉。
曾氏特别在这幅作品中把“国画”的概念进一步延伸;“国画”一词一般涵盖各种类型中国画,当中包括唐宋时期的作品 - 曾氏的创作灵感来源。主导唐代画作的是单色与重色的角力,以至线条和质感意义的探索;而宋代所关注的则是景观之宏大,以及作品与当时人民生活的关联。如此看来,我们可以把《江山如此多娇6号》理解成这两个朝代特色的结合:颜色和质地的探索,以及对人类心理的一个合理的表达。在他往后的作品中,曾氏亦将广泛地运用到这两个朝代的技巧风格,因此《江山如此多娇6号》通常被用以验证艺术家对引用唐宋两朝技巧特色的偏好。
倘若观众试图在这幅画像中寻找西方艺术文化对曾梵志的影响,你或许会发现画中隐藏着杰克逊.波洛克的暗涌。无可否认,曾氏许多画作的创作灵感都来自弗兰西斯.培根及安森.基弗等西方艺术家;然而,当他转向经营绘画线条的时候,波洛克那些构成西方的抽象表现主义运动骨干的线条和滴画作品却为他带来了新的冲击。波洛克受到超现实主义风格,以及当中名为“心灵自动联想”(psychic automatism) 的“纯粹心灵意念出发无意识表达行为”的影响,从一九四〇年代至一九五十年代间创作了革命性的“滴画”。我们则在千禧年之际见证了曾氏对自己的直觉和技巧建立的自信,创作出蕴含“妙悟”和“乱笔”等手法的作品。此外,曾氏利用调色刀拖拉颜料所绘成的洗色及刮色作品亦相当生动有劲,成功地捕捉了藤蔓的活泼。《江山如此多娇6号》蕴含曾梵志就当代风格的创新再造及东西方美学的完美结合,正是这个组合的一个绝佳演绎。
《面具系列1997:第十七号》,布面油画,150×179.5cm,1997年作。
第六幅 《面具系列1997:第十七号》
估价:HKD 20,000,000-25,000,000签名:曾梵志;Zeng Fanzhi
【318欣赏】《面具系列1997:第十七号》画面有着不寻常的紧张气氛,更增添了面具男子的神秘感。曾梵志所关注的,不只是对于眼前景象的描绘,而是去捕捉在表象背后,那无以名状却又驱策支配一切的力量。画中男子穿着优雅,身别胸花,头发齐整及肩,行走于一未知的道路上,看似正处在成功的巅峰状态。他直视观众,夸张而稍显笨拙的双手垂在身旁,自信满满地站在一耐人寻味的场景前:密实而稍显混浊的天空、广袤的草原、缀以稀疏嫩绿的黄土、以至灰色的道路。画中人物身着受西方价值观影响的西装款式,曾梵志为此人戴上面具,以表现中国社会的中产阶级,在强势文化影响下所产生的误识,以及必须自我呈现的观点,暗示着其所处的时代正面对着社会急迫变迁,与其所导致的困惑。密实而牢固的面具暗喻着心理状态的空虚和冷漠,曾梵志曾形容其面具主题“专注于生活在现代环境中,人们之间的怀疑、忌妒以及误解,都不可避免的被强加在人们的精神状态中。当今社会,面具随处可见。不管你想要保护自己,或想欺骗他人,真我永远是被隐藏的”。 曾梵志早期的面具系列作品大多更加的原始,强调同质化而单一乏味的社会环境,以及其肤浅的表面和谐。1994年至2000年的面具系列中,在1997年后逐渐以更加优雅的面貌示人,《面具系列1997:第十七号》创作于1997年,为面具系列发展至晚期最具深刻寓意的代表。画幅虽大却只安置一位面具人物,将人物置于一个浅近舞台般的虚拟布景中。此时画中人物已非处于早期面具系列的空白背景中,而刻意以宽广的风景意象赋予画面暧昧的空间感。
《安迪·沃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布面油画,215×330cm,2005年作。
第七幅 《安迪·沃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估价:HKD 15,000,000-25,000,000签名:Zeng Fanzhi;曾梵志
【318欣赏】在曾梵志2005年的作品《安迪·沃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安迪·沃荷身着鲜红色外套,在无人的小径上手扶着自行车。曾梵志选择红色外套,如同他早期面具作品中出现的红色领巾,呼应着主体的过去,与弥漫西方传统和价值观的新资本主义社会截然不同;自行车则是中国社经转型的表征。《安迪·沃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中,不免看见曾梵志缅怀过往,当两轮自行车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畅行于中国大街小巷的那个年代。他舍弃直接正对观者的“蒙面”人物,然而充满想象力的时间框架带来一种动荡和不确定感,主体则存在于紊乱笔触的抽象风景中。 曾梵志透过《安迪·沃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再次凸显他超乎常人的社会环境洞察力,以及这个变动的社会对于个人生活造成的情感和心理压力。曾梵志迥异的艺术作品融合西方艺术灵感与东方传统文化,不断挑战中西艺术概念的界线。
《安迪·沃荷肖像》,布面油画,200×200cm,2004年作。
第八幅 《安迪·沃荷肖像》
估价:HKD 9,000,000-12,000,000款识:曾梵志 2004 Zeng Fanzhi(右下)
【318欣赏】在《安迪·沃荷肖像》中,曾梵志以沃荷最为人所熟知的形象──凌乱不羁的白发与凝视的目光,让观者情不自禁的驻足细看,继而深入画者和被画者的精神世界,透过画面进行直接的情感交流。艺术家以刮擦、涂鸦、凌乱却蕴含着秩序性的线条运笔,笔触间紧密交织、相互层迭,以非逻辑的偶然性效果安排,使画面在具象与抽象之间产生了一种过渡与游离。描写白发的蓝色与皮肤的红色来自表现主义的色彩,在强烈冷色与暖色调的对比中,曾梵志大胆舍去脸部以下的形体描绘,除故事性场景的背景描述,令人联想起中国禅画对于精神性的强调,宛如在黑幕上悬挂着主角的肖像,创造出强烈的舞台戏剧效果,强调主体的重要性,更突显了他传奇的一生与对艺术史的深远影响。以安迪.沃荷为题,不管是在形象或是精神层面上,都让曾梵志抒发了自己对所处的当代社会状态的感知与反思。
《安迪·沃荷肖像》呈现曾梵志融合东西方肖像画的观点,结合具象及抽象表现主义的风格,更进一步传达出笔下主体的精神和情感状态,创立肖像画类更丰富的表现方式和可能性,在线条与色彩的交织下,以崭新、独特的艺术语汇,突破肖像画在当代艺术情境的发展空间及表现可能性。
《面具系列 2001》,布面油画,199.7×129.6cm,2001年作。
第九幅 《面具系列 2001》
估价:HKD 15,000,000-25,000,000签名:曾梵志;Zeng Fanzhi(右下)
【318欣赏】《面具2001》描绘一个庄严肃穆的人物,身穿一丝不苟的三件套西装,手插口袋,孤独地站在山峰上。西装跟无边无际的背景融为一体,脚下地面隆起,令主角彷佛化成一尊矗立巅峰的巨型雕像。背景呈圆拱,就像透过照相机的广角镜头看到的画面。这是一个渴望表现自我的意象,强调艺术家对于在其年纪需要面对的逆境和困难,他的想法和理解开始有所转变。主角的面具让人无法看到其实际面貌,却成为一个暗喻,让人了解他孤傲、冷漠的心理状态。他的双眼不再是灵魂之窗,而是沦为两颗空洞无物、令人看不透内心想法的黑色珠子。为了增加心理深度,曾梵志笔下的肌肤就像未煮熟的生肉,颤动肿胀,彷佛压抑的情绪正在拼命寻找释放的出口。 《面具2001》呈现的,是一种抱负,也是一把两刃的剑,人总是尝试跨越理想形象和现实真我之间的鸿沟,亦暗示华丽成就背后,有时高处不胜寒。从积极一面来看,画中个人形象的升华,也许是艺术家对人类克服困境的能耐的颂扬。
《面具系列》,布面油画,197×69cm,2000年作。
第十幅 《面具系列》
估价:HKD 15,000,000-25,000,000款识:曾梵志 2000 Zeng Fanzhi(右下)
【318欣赏】在色彩表现上,《面具系列》代表那个阶段的一种突破。背景的海洋与海滩被化约为三段纯粹的色块,以“蓝–蓝–黄”的色彩结构组合画面。上方首先是一整片的蔚蓝,色彩的绵密细润,表现恢宏壮丽的空间感;中段是蓝色的深浅层次变化,模仿海浪的起伏变化动感。单一色彩之层次转折,照映出不同的空间意识;下方浅黄色调特别以三角形呈现,以斜角线的方式把视点延展至画面以外的空间,更加强了主角向画面外观众方向走来的动态感。黄色三角色块与主角的笔直的黄色衣履,形成互为牵引的纵线与横线。黄色块面,与上方的蓝色形成对比,不单是从蓝到黄的色彩跳跃,还是矩形至三角形的组合变化,传达出明快生动的画面节奏。一改前期面具作品较为素淡的棕灰色彩,《面具系列》采用了鲜亮艳丽、高浓度的色彩,色彩对比更为激切强烈,如以蓝与黄的对比,各自表达压抑与张扬的情绪,藉由色彩构织表现张力。艺术家也因此把“面具系列”引入全新的层次,在叙述故事以外,更透彻探索色彩与空间的关系,也以抽象表现主义的美学原理来理解色彩,开启往后他创作风景系列之先声。
欲了解更多当代艺术家拍卖信息,请扫描以下微信号或登录艺术品交易网站318艺术商城,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
318艺术商城
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