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
徐悲鸿(1895-1953),汉族,江苏宜兴人,生于中国江苏宜兴屺亭桥。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尤以画马享名于世。先后留日、法,游历西欧诸国,观摹研究西方美术。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抗日战争期间,屡以已作在国外展售,得款救济祖国难民;并参加民主运动。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建国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在绘画创作上,提倡尽精微,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擅长油画、中国画,尤精素描。曾创作《九方皋》、《愚公移山》等寓有进步思想的历史画。所画花鸟、风景、走兽,简练明快,富有生气,尤以画马驰誉中外。画能融合中西技法,而自成面貌。
徐悲鸿2012年拍卖最高成交价前10幅作品
徐悲鸿《春山十骏图》,纸本设色,51.5×302cm,1944。
第一幅 《春山十骏图》
成交价:RMB 105,000,000
专场:耆英雅汇
拍卖时间:2012-07-27
拍卖公司:北京隆荣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2012春季拍卖会
款识:琴 先生绘教 悲鸿 甲申
钤印:徐(朱文)东海王孙(白文)碧微过眼(朱文)尊德性好文学致广大尽精微极高明道中庸(朱文)
【318欣赏】
此长卷系1944年徐悲鸿为现代著名金石篆刻家简经伦(号琴斋)所作。
徐悲鸿平生酷爱金石篆刻,简琴斋则是当时金石篆刻界的领军人物之一。简年长徐8岁,徐以师友视之,二人谊情甚深,抗战前即为至交。徐悲鸿每到香港,必要到琴斋书画社会友,与简琴斋、赵少昂、杨善深、郑子展等人交流篆刻绘画心得。1938年一次聚会上,简琴斋以自藏的一幅张大千“黄山龙潭图”换徐悲鸿所藏张大千“黄山图”,二人各在画上作长跋以志友情,当时张大千也在场,成为画坛佳话。
1944年简经伦以徐悲鸿1931年所刻“尊德性……”十八字抒怀印为本,特制一方同样文字的印郑重相赠,徐悲鸿先生十分珍爱,精心为简琴斋绘制此巨幅长卷,并在卷尾钤琴斋所赠之印以为志谢。全卷处处精审,笔笔传神,堪为徐氏骏马图中之佼佼者。简琴斋奉若至宝,每与三五知己展卷共赏。期间,简之好友,曾在国民党军界任高官的许江先生,对此画尤为推重,数次请以重金易之。琴斋不忍拂好友之面,遂割爱转让于许。
许江得此画后,百般珍爱,曾分别专邀蒋碧薇和徐悲鸿的得意弟子陈晓南共同欣赏。蒋陈二人亦为此卷神逸所震撼,在长卷的左右下角珍重地钤上了“晓南鉴赏”“碧薇过眼”方印以为记。1998年许老年届94岁高龄,恐死后此画无识者收存,遂提出欲为其觅一新知音。消息被现在此作品的收藏者知悉,经友人介绍,专程赶赴香港拜访许老,二人一见如故。许先生欣然将此卷转让于现藏家,珍重收存至今。
此卷国画篇幅浩大,精妙绝伦,比起前几年在北京面世的徐悲鸿1941年赠新加坡名流黄曼士先生的同题材手卷长了一倍多,而且绘制更加精湛,是徐悲鸿平生最珍贵的作品之一。
徐悲鸿《九方皋》,布面油画,65.5×91cm,1931年作。
第二幅 《九方皋》
成交价:RMB 102,350,000
专场:近现代油画
拍卖时间:2012-06-25
拍卖公司:上海宝龙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201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签名:悲鸿 辛未
画背:徐悲鸿画九方皋草图
来源:德国柏林私人珍藏,约翰、拉贝先生。
【318欣赏】
《九方皋》画作最早发表于1934年《美术生活》第七期(当时未注明国画油画)。据徐伯阳的记载,徐悲鸿先生以《九方皋》为题材作画前后十九次之多,其中就有油画《九方皋》。
大家都知道徐悲鸿善于画马,在他的作品中以数量计,可能也是马最多。从创作的成就来看,可推以相马为题材的《九方皋》为杰出之作。徐悲鸿在创作《九方皋》时,丝毫未局限于历史传说,画面上既没有出现秦穆公,也未出现伯乐,而是着重刻划了九方皋这位见识高明、气度豁达、心明眼亮的相马老叟,胸有成竹地端相一匹黑色的骏马,并用他背后不懂装懂的小丑来陪衬九方皋的沉着镇定。徐悲鸿曾说:“人须无傲气,但必具傲骨。”他在旧社会用“独持偏见,一意孤行”来表明他处世治学的态度,是对奴颜媚骨、追腥逐臭者的抗议。他画傲骨嶙峋的野马,而不画膘肥毛滑的鞍马,就是为了表明“必具傲骨”的为人品格。他创作《九方皋》的用意是讥刺国民党当权派的不识人才,而在画面上所表现出来的是九方皋的一身傲骨。他曾鄙夷地指着那个站在九方皋背后的小丑说,这类蠢材很可笑,摆出那副架势,着实讨厌。我们知道他说这话是有所指的。《九方皋》上没有出现皇帝老爷,九方皋成为画面的中心,他看到这匹骏马内心喜悦,但不露声色,因为见识广,不可能大惊小怪。而这匹骏马英姿勃勃,特别是那只发光的眼睛,正和九方皋的表情相反,因为遇到知己而愕然跃喜,这是用人格化的手法,实际上反映着徐悲鸿自己的心情。徐悲鸿画的马从来没有笼头,但这匹黑马是带着缰绳的。他说它遇到了知己,就甘心效劳。人马相互默契配合,生气盎然。该作品一方面具有为千古人才叹息的主题思想,又拥有广泛的人物与骏马的写实素材,构图巧妙,色旨调和,刻画精研确是徐悲鸿炉火纯青之作。
徐悲鸿油画《九方皋》作品所以不愧为中国瑰宝。故事寓意题材非凡,后来有人问这幅《九方皋》油画在哪里,徐悲鸿说过1936年春天在南京一次展览会上,被一个外国友人买走收藏。后来听将碧微说,他是瞒着她办了一个秘密展览会,为孙韵君(孙多慈)筹划展览会卖画,给(孙多慈)筹备去法国留学费用。蒋碧微写了一本书《蒋碧薇回忆录》就记截了这一件事,蒋碧薇后来经过多处打听才知道,是蒋碧薇和徐悲鸿身前,在国外留学认识的十多年至深好友,德国朋友李丹田先生帮助徐悲鸿卖画,李丹田先生找到同藉好友,德国西门子住南京总经理拉贝先生支助。
李田丹先生是德国人,早年到过中国,和他的法国太太是在哈尔滨结的婚。他爱中国人,因此徐悲鸿在德国柏林和法兰克福举办画展时,得到了李田丹先生的全力相助。展览期间,徐悲鸿和蒋碧薇就在李田丹家居住。后来,徐悲鸿夫妇和李田丹夫妇结下了真挚的友谊,这份友谊历久不渝。所以,后来李田丹才归化加入中国籍,并居住南京,是徐悲鸿和蒋碧薇至深好友。
1936年春天徐悲鸿为孙韵君(孙多慈)筹措奋斗费用(留学费用)而积极筹备画展,并且为了卖画他不惜奔走权贵豪富之门。徐悲鸿找到李田丹先生,此展览会隐瞒蒋碧薇半公开举行。李先生找到同籍好友拉贝先生,向他介绍了徐悲鸿的美术作品,以及徐悲鸿在欧洲多国(德、法、意、比、苏)展览取得了巨大的国际影响,使他成为了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著名画家。展览结束后,拉贝接受了李田丹的推荐,买下了徐悲鸿的油画作品《九方皋》等以留作纪念。此幅《九方皋》油画是徐悲鸿作品,真迹无疑。
徐悲鸿《七喜图》立轴,纸本设色,92×61cm,1942年作。
第三幅 《七喜图》
估价:RMB 15,000,000-18,000,000
成交价:RMB 32,200,000
专场:中国近现代书画夜场
拍卖时间:2012-06-03
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2012春季拍卖会
著录:《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集》(四),第117页,保利艺术博物馆,2012年5月。
题识:铭渠老伯、伯母七旬大庆,世侄徐悲鸿敬写贺。壬午大暑,重庆柏溪。
钤印:徐、悲鸿
【318欣赏】
此幅国画花鸟作品创作于1942年夏天,徐悲鸿时年四十七岁,从题识“铭渠老伯、伯母七旬大庆,世侄徐悲鸿敬写贺。壬午大暑,重庆柏溪”来看,这幅作品是徐悲鸿先生为铭渠伯父伯母祝寿所作,创作于重庆柏溪。画中描绘了七只喜鹊在挂满红叶的树枝上停留嬉戏的情景,他们彼此相应,姿态全然不同,画面设色淡雅,用笔老辣。徐悲鸿的许多作品里,红叶都极为精心地营造出画面主角—人物或禽鸟的情绪,是徐氏创作里的重要水墨语言。徐悲鸿名作《船夫》亦以浓烈夺目之红叶横跨画面的醒目位置,以自然优美的景致来反衬船工的艰辛苦作。同年,徐悲鸿在云南保山、昆明举办画展,在重庆盘溪筹备成立中国美术学院,并继续任教于央大,并著有《新艺术运动之回顾与前瞻》,其它作品还有《月色》、《群马》等。
说明:
1.上款人张铭渠系张道藩父亲。张道藩(1897-1968),贵州盘县张家坡人。1919年西渡英国,1921年入伦敦大学美术部就读,1922年在柏林初次与徐悲鸿相识,回国后历任南京政府秘书长、浙江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教育部常务次长等,1938年于武汉发起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赴台后曾任中国广播公司董事长,《中华日报》董事长,1952年当选为“立法院”院长。
2.1942年8月,张道藩父母张铭渠及伍夫人七旬双寿,张道藩亲赴盘县祝寿,蒋中正亲笔题写“齐眉合德”匾额相赠。留法期间“天狗会”好友徐悲鸿以一幅《七喜图》相赠,好友们由但荫孙发起,由但荫孙父亲,革命元老但焘先生执笔,撰写寿序,又请重庆大学教授蒋梅笙用工笔楷文撰写全文于六帧寿屏上。这三件重要的寿礼,被隆重悬挂于盘县张宅,并被张家后人珍藏多年。
3.有关张道藩回乡庆寿之详情,请参阅《中国凉都》杂志2010年第一期之《张道藩先生回乡情结·庆寿》(吴先济·文)。
4.北美藏家旧藏。
徐悲鸿《双马》立轴,纸本设色,102×89cm,1943年作。
第四幅 《双马》
估价:RMB 27,000,000-29,000,000
成交价:RMB 31,050,000
专场:澄怀观道—中国书画一
拍卖时间:2012-06-28
拍卖公司:北京九歌国际拍卖股份有限公司
拍卖会:2012年春季拍卖会
款识:动物中最健跑者无逾马也,吾曾不断习之,了有所得,癸未晚秋悲鸿写于俞涉。
钤印:徐,悲鸿作画,生于忧患
【318欣赏】
徐悲鸿此幅国画《双马》作于1943年,为其盛年之笔,大写意刻画两匹雄姿勃勃、高大健壮的骏马驰于草地上,笔致准确、凝练。画面构图简洁,仅以湿笔青黄稍染草地,寥寥数笔勾草木,双骏马几乎充满画幅,八足踏地,颈部鬃毛与马尾随风飞扬,转颈回眸,似在谛听风吹之声。马神情警觉,生动表现出马稳中有变的姿态,静中寓动。此画美在马的动势,双马的错落,牠脖子扭动,头向后方张望,鬃毛在风中飞扬,姿态优美。作者突出了马的肩部、胸部、颈部大块肌肉的形状,凸现马的英俊、雄健形象。画家简单的线条将柔韧的踝关节和坚硬的蹄子等体面转折关系惟肖惟妙地刻划出来,达到尽微致广的境界。此幅画中徐悲鸿以中国画水墨写意与西洋的明暗技法巧妙结合,为了突出奔马的肌肉起伏,画家在突起处先以重墨勾出,又以淡墨晕染,显得既有中国画的骨法用笔,又有强烈的立体感,同时也更突出了马的神骏气质。画面中,徐悲鸿不仅充分发挥传统笔墨的轻重、疾徐、枯湿、浓淡、疏密、聚散的节奏韵律的抒情性,而且充分掌握笔墨作为“造型语言”的严格写生、写实的造型性,使两者巧妙地合而为一,标志着中西融合的艺术理论和理想在创作实践中的最高成就。全画墨色淋漓,用笔豪放,显示出了徐悲鸿中国画创作中追求的苍茫、高古、雄强之意趣。
徐悲鸿《奔马》纸本设色,78.8×47.5cm,1943年作。
第五幅 《奔马》
估价:RMB 6,000,000-8,000,000
成交价:RMB 23,000,000
专场:中国书画(二)—近现代暨古代书画
拍卖时间:2012-06-16
拍卖公司:荣宝斋(上海)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2012年春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
钤印:徐、悲鸿
款识:卅二年秋尽,悲鸿写。
【318欣赏】
在中国绘画的长河中,画马艺术的历史悠久,画家层出不穷,以此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也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千百年来,历代画家笔下的马已无可胜计,也各有特点和贡献。但如何突破外形的线描勾勒,用概括的笔墨来表现马的精神和面貌,直到徐悲鸿的出现才有了重大的突破。徐悲鸿以画马著称于世,其笔下的马都赋予了充沛的生命力,既有着西方绘画的造型,又有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把中西绘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笔墨酣畅淋漓,形神俱备。
观此幅国画《奔马》,画中马匹四肢腾空,微微回首,马鬃在风中飞扬,马尾在风中飘散,将奔马斗志昂扬的神态表达的淋漓精致。他笔下的奔马,笔墨淋漓潇洒,带着时代的风雷驰骋在画坛上,给当时的中国画坛带来了清新、有力、刚劲的气息。徐悲鸿用以圆浑有力的线条勾勒马的外形,再以重墨突出刻画头部、四肢、肩、胸、足等传神之处,造型精卓,用笔洗练,体积感、质量感、空间感都意到笔随地显现在墨色之中。徐悲鸿以酣畅淋漓的笔墨尽抒胸臆,将奔马的神韵表现备至,飞泻直出的笔势,遒劲流畅的线条,如同他满腔难以遏制的热情。这匹马没有马鞍,没有缰绳,在宽广的原野上狂奔,从神态、气势看,是一匹骏马,虽然瘦削却神骏气昂,奋发感人。画面简淡、高逸,用笔泼辣、凝重,穷紫酣畅,间参西法,均为徐悲鸿先生独到处。这件作品不仅从外形显出奔马的神骏和壮美,更重要的是从内在的精神本质来表现了奔马的桀骜不驯、坚毅、敏捷等性格特征,可以说是徐氏奔马得意之作。
徐悲鸿的马可谓“一洗万古凡马空”,传统画马往往以细线勾勒为主,烘染为辅,徐悲鸿的大写意马,突破前人藩篱,以粗犷豪放的线条表现,并带有书法“写”的精神,既有现实主义的格调,又不失传统中国画的笔墨气韵。悲鸿先生曾说“我爱画动物,皆对实物用过极长时间的功。即以马论,速写稿不下千幅,并学过马的解剖,熟悉马的骨架、肌肉、组织。又然后详审其动态及神情,乃能有得”。徐悲鸿一生中确实画过数以千计的马的速写稿。他熟悉了马的气质、马的结构、马的日常活动,和在技巧上需要创造的独特的表现手法,塑造了那一洗万古凡空马的英姿骏马。这也就是作者追求理想,向往自由的象征。徐悲鸿赋予马新的形象与意义,新的审美趣味,充满时代气息,带有恣肆澎湃的激情,鼓舞观者昂扬向上的情绪。
徐悲鸿凭藉着他的天才智慧、坚毅的精神和毕生的努力,成为近现代中国画坛上少有的能够全面掌握东西方绘画技法的艺术大师。
徐悲鸿《吼狮图》,纸本设色,110×62cm,1943年作。
第六幅 《吼狮图》
估价:RMB 8,000,000-12,000,000
成交价:RMB 20,700,000
专场:中国书画专场(二)
拍卖时间:2012-12-26
拍卖公司:上海天衡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2012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出版:《香港苏富比二十周年(1973-1993)》图677,苏富比、两木出版社1993年出版。
款识:悲鸿,癸未。
印鉴:悲鸿之印
李根源题识:俯瞩荒服,铜头电目。高岗怒吼,众类慑伏。民国卅二年(1943)十月,李根源题。
钤印:泉印
【318欣赏】
徐悲鸿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也是融合中西,推进中国美术改革、使中国画走向新局面的先驱。纵观他的艺术成就,其中所有重要的行为和言论,大多是围绕著“改良”中国画这个理想进行的。这种努力和尝试,包括画史重评、中国画创作和推行的种种美术教育实践活动,集中体现了以西方写实思想改良中国画的目标。先生擅长中国画、油画和素描,在创作上他以“师法造化,寻求真理”为原则,作品多取材现实生活,或借古喻今,寄托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情怀。他长于画马和狮、牛、猫、鹰、雀等各种动物,生动传神,各有寓意。在抗日战争期间,以风雨鸡鸣和跃起的雄师,奔腾的马,表达对中华民族觉醒奋起的热望。他注重素描的严格训练,提倡师法造化,反对因循守旧。所绘的这幅《吼狮图》当时正值日寇侵占了我大半个中国,国土沦丧,生灵涂炭,徐悲鸿怨愤难忍。他画的负伤雄师,回首翘望,含著无限深意,表现了作者爱国忧时的思想。这是一幅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杰作。中国被称作东方的“睡狮”,现在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东北大部分国土,“睡狮”已成为负伤雄狮。这头双目怒视德负伤雄狮在不堪回首的神情中,准备战斗、拼搏,蕴藏著坚强与力量。
说明:题跋人李根源(1879-1965),字印泉,近代名士,国民党元老。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职。遗著有《曲石文录》、《曲石诗录》、《雪生年录》等。此帧曾经欧洲藏家Arther Haffkin旧藏。
徐悲鸿《立马》立轴,纸本设色,115.5×65.5cm,1943年作。
第七幅 《立马》
估价:RMB 8,000,000-12,000,000
成交价:RMB 18,400,000
专场: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
拍卖时间:2012-05-12
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2012春季拍卖会
钤印:东海王孙
题识: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卅二年中秋,悲鸿。茅盾先生雅教。
来源:1996年为筹备“茅盾文学基金会”,经中国嘉德秋拍拍出。
【318欣赏】
此幅为徐悲鸿亲赠茅盾,1996年时为筹备茅盾文学基金会,经中国嘉德秋拍释出。此幅作于1943年,时茅盾与徐悲鸿同在重庆。徐悲鸿善画马,此幅立马写“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之意,画得尤其潇洒酣畅,骏马独立秋风的孤傲溢出画面。悲鸿的马既有西方绘画中的造型,又有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融中西绘画之长於一炉,笔墨酣畅,形神俱足。马的颈部和腹部画家以软毫笔着浓墨一笔勾画,马的鬃毛和尾部在运笔施墨上落笔有神,奔放处不狂狷,精微处不琐屑,毫无凌乱之感。其虚实相间的笔触,干湿互衬的墨气,表现出骏马独立风中的飘逸洒脱。
徐悲鸿《野趣》立轴,纸本设色,112×111cm,1936年作。
第八幅 《野趣》
估价:HKD 2,500,000-3,000,000
成交价:RMB 17,683,640
专场:中国近现代画
拍卖时间:2012-11-27
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
拍卖会:2012秋季拍卖会(二)
题识:不知何年何月何时何地,见有此景。忧国无益,写来消闷。丙子 (1936年) 危亡之际,悲鸿。
钤印:悲鸿画家自题签条:野趣。
【318欣赏】
此幅是罗家伦先生私人收藏。罗家伦先生是中国二十世纪影响深远的政治家和教育家,同时亦是著名的诗人、作家和收藏家。早年在上海的复旦公学求学期间,已热衷于政治。1917年,罗家伦在北京大学研读外国文学,他担任学生刊物《新潮》的编辑,提倡文学改革,促成他在五四运动中,成为一名学生领袖。大学毕业后远赴美国、伦敦、柏林和巴黎深造六年。1926年回国后,罗家伦先后担任中央政治学校、清华大学及中央大学三个教育行政职务;抗战初期,他领导南京中央大学,安全转移至重庆,他于1941年辞任中大校长职务。1947-1949年间,担任中华民国驻印度大使。1949年定居台湾,专注编纂国民党党史,及中国近代史研究。
徐悲鸿《松鹰图》立轴,纸本设色,130.5×77.5cm,1936年作。
第九幅 《松鹰图》
估价:HKD 3,000,000-5,000,000
成交价:RMB 17,402,950
专场:观想——中国书画四海集珍
拍卖时间:2012-10-07
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香港2012秋季拍卖会
钤印:悲鸿之印、长顑颔亦何伤,徐悲鸿
题识:长翮如刀剑,人寰可超越。乾坤空峥嵘,粉墨且萧瑟。丙子岁阑,悲鸿录老杜句。芸樵先生雅正。悲鸿敬赠。
【318欣赏】
在徐悲鸿的全部作品中,就数量论,以飞禽走兽为主要题材的动物画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从艺术性论,这些作品不但别出心裁地反映了自然界的真趣,更重要的是在这些形象中,往往寄托着深刻的人格化的意想。这和他主张着重表现人物内心情感与所思所想的创作思路是一致的。徐悲鸿的动物画继承了传统动物画的精神,着重表现动物的特殊性格和活跃的神气,画马就要表现出奔驰千里的气概,画狮子就要表现出威镇百兽的魄力,画鹰鹫就着重刻划它们桀骜不驯的性格。他很爱画这一类威武雄健的动物,试图通过它们来表现自己坚强的个性,抒发自己奔放的热情,并感染观者奋发有为。所以他笔下的马大多鬃毛飞扬,筋骨强健,狮子动势十足,鹰鹫则多是两翅张开,目光炯炯、给人强烈有力的印象,主题十分明显。本幅《松鹰图》便是徐悲鸿动物画中颇具代表性的精品佳作。图中以杜甫《画鹘行》中“长翮如刀剑,人寰可超越。乾坤空峥嵘,粉墨且萧瑟”之句为题,抒发了画家忧时爱国、嫉恶如仇的情绪。
本幅图画上方写一展翅雄鹰,下方则画虬曲苍松,整作笔墨精湛,造型准确。鹰眼目光如炬,侧目之势,益显志翮凌云的英姿,刚健有神,捷锐威猛。鹰的羽毛呈片状,紧密光滑,用没骨法写之;下颌、胸、腹等呈毛状,运用墨色浓淡干湿,力透纸背;飞羽长而硬,能长时飞行;浓墨及焦墨并用,以显其坚挺。鹰是天地间的强者,动可以遨游天宇,静可以栖居山林,是古往今来画家的爱物之一,但是没有多少画家画鹰能如悲鸿先生一般得鹰之神髓,非笔墨之无能,究其原因,是精神里缺乏鹰的敏锐和霸气。
徐悲鸿先生一向主张艺术家应具“寥廓胸襟”、“峻极至德”,他的艺术信仰与该作所散发出的艺术魅力完全吻合,古松为天地间长寿之树种,苍鹰为天地间强悍之物种,二者皆具霸气,亦皆具美德。天地的冲融博大,造就强者,丹青的造化神奇,造就了悲鸿。观《松鹰图》,感受悲鸿先生在艺术界的寥廓胸襟,以及在艺术求索上的峻极至德,真人如其画,画应其人。
说明:上款许云樵(1905-1981年),新加坡著名南洋学家,原名许钰,江苏吴县人。1931年到南洋。历任《星洲日报》编辑、《南洋学报》主编,马来亚少年报主编及南洋杂志主编。1957-1961年出任新加坡南洋大学南洋学副教授。1961年创办东南亚研究所并任所长。1970年南洋大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其代表作为《南洋史》、《北大年史》。许云樵与韩槐准为知己好友,时常与郁达夫、徐悲鸿、刘海粟等好友相聚于韩宅“愚趣园”。
本幅作于1936年,后于南洋题赠许云樵。
徐悲鸿《奔马》,纸本水墨,68×97cm,1941年作。
第十幅 《奔马》
估价:RMB 11,000,000-15,000,000
成交价:RMB 17,250,000
专场:盛世华光—书画珍品
拍卖时间:2012-06-28
拍卖公司:北京九歌国际拍卖股份有限公司
拍卖会:2012年春季拍卖会
款识:倘得优游销岁月,此即芳草是天堂。辛巳五月,悲鸿槟城客中。
钤印:东海王孙、欲罢不能之工
【318欣赏】
《倘得优游销岁月》曾由马来西亚重要收藏家所藏,近年才辗转回到国内。画中骏马四蹄飞扬,跃于纸上。笔墨酣畅淋漓,不见丝毫拖沓。造型生动准确,书法遒劲有力。通过赋有感情的笔墨以及题款,不难看出作者对祖国的思念、对和平的向往。悲鸿笔下的马借物喻人,表现了中华儿女励精图治的奋斗精神,在那特殊的年代给人以力量,用他的精神和作品支持着中国人民永远走向胜利。
徐悲鸿在《徐悲鸿覆问学者的信》中强调:“我爱画动物,皆对实物用过极长时间的功,即以马论,速写稿不下千幅,并学过马的解剖,熟悉马之骨架,肌肉组织,然后详审其动态及神情,方能有得。”他早年在欧洲学习的科学求实精神上,严谨地掌握了马的动态、结构、习性,经过千锤百炼,成功解决了笔墨和马的块面结构如何和谐一致的问题,得心应手地塑造出马的形象,以表现他的审美理想,寄托他的爱国情怀。此画美在马的动势。牠脖子向前伸去,昂头挺胸,鬃毛在风中飞扬,飞奔的四腿张弛肆意,透过四肢的巧妙摆布使得马真的“奔跑”起来。作者突出了马的肩部、胸部、颈部大块肌肉的形状,凸现马的英俊、雄健形象。画家简单的线条将柔韧的踝关节和坚硬的蹄子等体面转折关系惟肖惟妙地刻划出来,达到尽微致广的境界。画面中,徐悲鸿不仅充分发挥传统笔墨的轻重、疾徐、枯湿、浓淡、疏密、聚散的节奏韵律的抒情性,而且充分掌握笔墨作为“造型语言”的严格写生、写实的造型性,使两者巧妙地合而为一,标志着中西融合的艺术理论和理想在创作实践中的最高成就。
徐悲鸿《嵩岳遐龄》,纸本设色,88×136cm,1926年作
并列 第十幅 《嵩岳遐龄》
估价:RMB 15,000,000-20,000,000
成交价:RMB 17,250,000
专场:盛世华光—书画珍品
拍卖时间:2012-06-28
拍卖公司:北京九歌国际拍卖股份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12年春季拍卖会
著录:《徐悲鸿作品集》(续一),文物出版社,2009年。
款识:嵩岳遐龄,丙寅暮春悲鸿。
钤印:徐,悲鸿,大块假我以文章
跋文:松鹤延年,悲鸿先生二十世纪兼通中西之画坛大宗师。此其一九二六年三十二岁所作苍松双鹤图真迹佳品。松老似龙,鹤翔于空,其境令人神往。时庚寅年小寒观识于金陵爱莲居。戈父萧平。
【318欣赏】
松鹤是自古以来就颇受人们喜爱的花鸟题材,因为松被用来祝寿考喻长生,被赋予高洁不群的形象。鹤,羽色素朴纯洁,体态飘逸雅致,鸣声超凡不俗,在《诗经·鹤鸣》中就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的精彩描述。鹤也是被道教引入神仙世界,视为出世之物,也就成了超逸、清雅的象征。在中国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中被誉为“仙鹤”,成为高雅、长寿的象征,在诗词和中国画中,常被文学家、艺术家作为主题而称颂。由于丹顶鹤的寿命可达50-60年,所以描绘松鹤延年的题材层出不穷,以至于成为一种经典象征。徐悲鸿多次画鹤以志情,如1932年作《病鹤诗意》,1938年作《双鹤图》,1942年作《松鹤图》,均为画家松鹤题材的重要作品。
此幅《嵩岳遐龄》是徐悲鸿较早时期的松鹤题材的经典作品,作于1926年暮春,是徐悲鸿留学法国期间短暂回国时所作。该画为传统的松鹤延年题材,取名《嵩岳遐龄》,“嵩岳”以高山喻指德高望重之人,“遐龄”指高龄长寿,通过松鹤来寄寓美好愿望和祝福。从本幅作品的落款和印章来看,当为此时期的经典作品。此作落款“丙寅暮春,悲鸿”具有早期款识的典型特征。类似款识见同年(1926年)著名作品《渔夫》、同年《自画像》以及1928年《平安》等作品。
徐悲鸿在早期的中国画中以写实为特色,中西画法兼容。此画松树盘曲苍虬的主干并非用传统中国画的皴擦点染之法,而明显采用了水彩画的一些技法,具有明暗体积变化,造型厚重结实。松针的表现也异于传统的表现技法。两只仙鹤一振翮欲飞,一端严而立,一动一静,一只在松干上伫立,另一只欲收翅落于枝头,颇具动感,聚散有度,相互呼应。鹤尾用浓墨扫出,蓬松而富质感。其画法与传统的白描画法相异。徐悲鸿曾在一幅画上自题:“树木不难写,但写之不佳则类硬柴,故须具生意。其要点乃在枝干精确之深浅,树皮滋润。枝干四布,则必不致柴,虽落叶无碍也。”此图较好地处理了树干与枝、叶间的关系,将苍松古柏表现得生机盎然。古松皮老苍藓,翔鳞乘空,蟠虬之势。图中松柏的针叶先以花青染底色,然后以纵向墨点写其大意。
徐悲鸿作品中松鹤延年的题材因寓意吉祥高洁,且流传数量较少,在市场中都有很好的表现。此次付拍的徐悲鸿1926年所作《嵩岳遐龄》原为朵云轩旧藏,上世纪八十年代朵云轩与香港集古斋合作时为集古斋收藏,此次亮相九歌秋拍,不失为有识之士之收藏良机。
作品在讲究虬松与仙鹤造型准确的同时,特别注重依形而生、遣笔运墨的文人挥写特点,仙鹤造型处理似乎更不拘泥,脖颈处一笔淡墨扫过,在交代基本结构的同时更显用笔风神倜傥,较之徐悲鸿的许多大画,此幅国画花鸟作品更具有一种从容洒脱的气度。
318艺术商城
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