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焰 简介
中国油画学会理事 毛焰
毛焰,1968年出生于湖南湘潭,199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居南京,任教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任中国油画学会理事。毛焰一直以他的观念性肖像绘画受到世人瞩目。作品中极端的技巧主义倾向来源于作者繁锐的感受力,这种天赋是画家传神写照的根本。细致如神经未梢的刻画显示了形、神相融的境界,这是肖像艺术中趋于完美的体现。毛焰这种融贯通的成熟的观念和风格出现于九十年代中期,代表着中国写实绘画的新高度。评论有: 《写实主义的探险》-栗宪庭 《对世界文化的眷念》-吴振骏,《橄榄树文学月刊》 《青春的现代性根源:毛和毛之后的广场》-朱其
毛焰2012年拍卖最高成交价前10幅作品
《小山的侧面》,布面油画,60×50cm,1997年作。
第一幅 《小山的侧面》
估 价:RMB 1,800,000-2,200,000签 名:maoyan 1997.4
《托马斯肖像》,布面油画,75×60cm,2004年作。
第二幅 《托马斯肖像》
估 价:RMB 1,200,000-1,300,000签 名:MY.2004
毛焰是中国当代油画界的一个怪杰,以极其敏感细致的观念肖像画而备受世人瞩目,早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求学期间,他就以出类拔萃的艺术感受力和创造能力闻名于世。如果说中国当代有影响的油画家,大都以观念取胜,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社会问题而找到自己的位置的话,那么,毛焰便是极少数在形式探索方面极尽精妙的画家之一。从1990年开始画托马斯肖像,画面上的托马斯从一个具体的肖像,转变成了一个少有情绪特征的、冷而静的形象,只是一个形象。这个形象的存在似乎深藏在一个遥远的地方,只有通过毛焰绘画的笔触,我们才能感觉到一种存在的气息,却又是难以把握的、需静心跟随才能隐约体会的飘渺气息。作为一个敏感的画家,他十分注重提炼绘画语言的迷离感,选择了高灰色调为载体,在这种难以捕捉的色调中寻求色彩冷暖、虚实的微妙变化,从而造成了虚无缥缈、迷离不定的效果。不仅如此,他还弱化了人物的立体感,并将人物与背景之间的分界模糊化,让人物肖像渐渐地隐没于背景中,这种处理方式使得他所处理的人物都像是灵魂,而不像是实体,这样一来,就造成了一种极其微妙的、观念性极强但有不甚明确的效果。
【318欣赏】毛焰又逐渐从这个工作风格中退出了。他不再关注魂灵了,不再关注内在性了,或者,我们也可以换一种说法,他激化了前面的工作方式,将前面的方式推至极端,他以另一种方式来讨论人和魂灵,他对人采取了新的理解方式:人的绘画意义和先前的魂灵意义都不再存在了。从2000年之后的Thomas系列肖像来看,这与其说是人,不如说是人的轮廓。画面上的人同深灰色背景色调融为一体,犹如一个在雾天行走的人融入茫茫大雾之中。在这个大雾背景中凸现出来的是嘴唇、鼻子、耳朵、头发、眼睛(现在是同目光无关的眼睛,是闭着的眼睛)。这些器官,因为它们自身的不规则,因为它们自身从身体的圆满性中凸出或者凹陷下去,因为它们的形状(形式)本身,而从画面的混沌背景中脱颖而出;相反,另外一些身体部位,比如脸、额头和脖子,通常被画面吞没了。就此,毛焰似乎对身体的结构(更准确地说,是面孔的结构)充满了兴趣。对面孔上的器官,以及这种器官之间的关系充满了兴趣。这些器官不仅以一种特殊的形状从身体上突出来,而且,这些器官的形状构造本身似乎也是一个宽阔的世界,毛焰的这个系列,看不出魂灵的无限广阔性了,而是让人看到了器官本身的广阔性:每一个器官漂浮在灰色的无垠的背景中,每一个器官或许就是一个无限世界。
不仅如此,在毛焰这里,这个人体的面孔,很像一个孩子手中的魔方,被不厌其烦地进行摆弄和组合,他似乎变成了一个面孔解剖师,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复地对准这些凸起的器官,毛焰在反复地画这个人,让这个人呈现不同的面孔。就此,这些作品,我们可以说它既是一个作品(一幅油画),又是截然不同的作品(完全不同的画);同样,我们说,画面上的这个人,既是同一个人,又是截然不同的人。绘画在这里展现了绘画的悖论和人的悖论:一张画是自己又不是自己,一个人是自己又不是自己。不仅如此,人体在这里被赋予了一个特殊的考虑:一个人的面孔,我们每天所见到的面孔,真的是同一个面孔吗?一个人的面孔,面孔上的器官组合,真的具有一种完全的视觉统一性吗?毛焰似乎在这里挑战这种视觉统一性常识,一副面孔是由一系列的差异面孔形成的;一个统一性是由一系列差异性形成的。让我们再发挥一点地说:一个人,是由不同的人组成的;一个实在的人,是由一个虚幻的人组成的;一副面孔,是由一组器官组成的;而一个器官,则包含了全部的世界秘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一副面孔有自己的器官,反过来,一个器官也有自己的面孔,即世界的面孔。
《Thomas肖像》,布面油画,110×75cm,2011年作。
第三幅 《Thomas肖像》
估 价:RMB 1,200,000-1,500,000签 名(左下):Mao 2011.6
【318欣赏】作为一个敏感的油画艺术家,毛焰十分注重提炼绘画语言的迷离感,捕捉的色调中寻求色彩冷暖,虚实的微妙变化。不仅如此,他还弱化了人物的立体感,并将人物与背景之间的分界模糊化,让人物肖像渐渐地隐没于背景中,这种处理方式使得他所处理的人物都像是灵魂,而不像是实体,这样一来,就造成了一种极其微妙的、观念性极强但有不甚明确的效果。在画面中,托马斯巨大的形象站立,头仰视空,双目游离,神思迷惘,略有几分孤傲的影子,却是安静而虚无缥缈,沁人心脾。托马斯是一个来中国学汉语的白人,很安静、朴素,很内向,表情没有明确的指向性,似乎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对象,但重要的是,以托马斯为形的肖像可以使毛焰远离那些有所表达的表面意义,在文化中也没有任何符号的涵义,避免了卷入流行的解读,处处体现出东方人特有的睿智。毛焰的肖像画相较其它肖像画家与他的对象距离更远。这些肖像画提供给我们一种很特殊的心理感觉,诱使观看者也感觉是画家的同谋,参与着他的认知之行。那几乎是一种永无答案的解读之行,也是毛焰肖像画的趣味所在。
《狗》,布面油画,75×60cm,2004年作。
第四幅 《狗》
估 价:RMB 800,000-1,200,000签 名:MY 2004
【318欣赏】此幅作品为作者创作题材中难得一见的题材。毛焰在此中选择了高灰色调为载体,画面上的狗同深灰色背景色调融为一体,犹如在雾天行走融入茫茫大雾之中。在这个大雾背景中凸现出来的是嘴、鼻子、爪子、尾巴。这些器官,因为它们自身的不规则,因为它们自身从身体的圆满性中凸出或者凹陷下去,因为它们的形状(形式)本身,而从画面的混沌背景中脱颖而出;相反,另外一些身体部位,却被画面所吞没了。在这种难以捕捉的色调中寻求色彩冷暖、虚实的微妙变化,从而造成了虚无缥缈、迷离不定的效果。不仅如此,他还弱化了狗的立体感,并将狗与背景之间的分界模糊化,让狗的形象渐渐地隐没于背景中,这种处理方式使得他所处理的画面都像是灵魂,而不像是实体。
《托马斯肖像》,布面油画,60×50cm,2008年作。
第五幅 《托马斯肖像》
估 价:RMB 480,000-550,000签 名:(右下)MY 2008
【318欣赏】对于《托马斯》系列油画,不同的观者会产生不同的审美体验。在这样一个不断减弱、不断虚化、不断放弃的纯粹的画面形态中,又潜藏着突围、深刻与强烈,作品形态愈加趋于平静和自然,但潜藏其中的个人化的心理体验和民族性的心理自省却以一种微妙的意象氛围得以凸显。在技法上,毛焰采用的是西方古典艺术的层层画法,一次次的精细刻画,使得画面显示出丰富而充满魅力的光影效果。这种光影斑驳的画面效果并非自然的物理光线所造就,而主要是画家的一种主观感受的有意为之。画家将现实的明暗光影效果降到特别微弱的程度,造成画面丰富层次的光影痕迹并非来自外部,而是来自画家的内心。仿佛灵犀一点,一线灵光,是画家的智慧之光。在《托马斯》系列作品中,毛焰用如同水墨一样的简约色彩,不断地对托马斯进行描绘。这样一种绘画方式,除了对于形式形态的自由度的关注与探求外,还可能有其更为隐秘的民族心理体验在其中。也许通过这样一种创作形态和画面塑造,毛焰想把西方形象纳入自己内心之中,对之进行东方形态的改造。这也许是艺术家心中的“西方主义”吧。在此处,西方并非本然的西方,而是通过艺术家自身心理品性淘洗过的西方。画家所创作的托马斯,也与真实的托马斯关涉甚微,而只是毛焰的心象而已。也许,毛焰试图在当代全球化语境中西方占尽先机的文化天平上以自己一己之力为东方扳回少许优势吧,并以其作品对曾经创痛的民族整体心理做一点温情而妥帖的安慰与抚平。
欲了解更多当代艺术家拍卖信息,请扫描以下微信号或登录318艺术商城搜索市场观测,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
318艺术商城
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