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著名油画艺术家 陈丹青
陈丹青(1953-)上海人。当代最具影响力艺术家、作家、文艺评论家、学者。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文革”后首届研究生班。1980年毕业,留校任教于油画系第一工作室。1982年移居美国。2000年—2006年回国应聘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任绘画系第四研究室责任教授。作品多次参加海外重要展览,并为美术馆、艺术机构收藏。陈丹青于80年代初曾被国中同仁认为是当代最具才华的油画家,甚至直至今日,油画圈仍存在着“陈丹青情结”。《西藏组画》被公认为文革后划时代的现实主义经典油画作品,在美术界及文艺界引起很大轰动,持续获得广泛的关注、评论、研究与影响。《西藏组画》对当时长期盛行并严重教条化的主题性创作模式发生冲击,被认为是中国写实油画自前苏联影响转向溯源欧洲传统的转折点。而他对写实能力的熟练把握,对欧洲古典油画语言的深刻理解,令沉醉于油画传统手法的观众佩服不已。陈丹青具有较强的造型能力,画风细腻,感情真挚,思维敏锐,有着一种稳定和深沉的力量。出版文集《纽约琐记》、《多余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续编》、《荒废集》、《与陈丹青交谈》。
陈丹青2013年拍卖最高成交价前10幅作品
《进城》,布面油画,86×60cm,1982年作。
第一幅 《进城》
估 价:RMB 1,800,000-2,500,000签 名:陈丹青 1982.11
《牧羊人》,布面油画,44×59cm,1983年作。
第二幅 《牧羊人》
估 价:RMB 1,500,000-1,800,000签 名:陈丹青 1983.7
《牧羊女》,油彩画布,76×102cm,1988年作。
第三幅 《牧羊女》
估 价:RMB 2,800,000-3,800,000款 识:陈丹青,1988
陈丹青在1980年以其划时代的作品《西藏组画》一举成名,其在当时所引起的轰动是后辈的青年艺术家至今无法超越的,《西藏组画》标志着中国油画自1949年后30年深受苏联艺术影响的时代的终结。西藏是陈丹青早年创作的主要母题,那种原生态的质朴生活和完全有别于汉地的壮阔风光令陈丹青深深的迷醉其间。创作于1988年的《牧羊女》是陈丹青延续了长达十年的西藏题材后期的代表作,画面中四个牧羊女朝向四个不同的方向,在辽远的天空和草原下仿佛已站立了千年。陈丹青透过其高超的绘画技巧,营造出永恒而神秘的氛围,使这件杰出的作品自有一种深沉而凝重的力量。
《波兰女子佳瑟琳》,布面油画,142×107cm,1992年作。
第四幅 《波兰女子佳瑟琳》
估 价:RMB 2,300,000-2,800,000签 名(背面):波兰女子佳瑟琳 丹青 1992
【318欣赏】《波兰女子佳瑟琳》创作于1992年,是陈丹青人体写生作品中最为突出的一幅,是艺术家“西藏组画”后第二阶段艺术创作高峰期的最重要作品,也是目前所知那一创作阶段中除了《国学研究院》外的最大尺幅作品。作品体现了艺术家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绚丽的背景花卉将人体的肌肤衬托得柔滑细腻充满活力,并与之融为一体,前景与背景的花卉达到一种画面结构的平衡,整个画面具有古典、华丽、高贵的气韵。但从模特儿那似乎有种挑衅或百无聊赖的神态和充满张力的姿势上,很容易看出陈丹青作为一位充满独到的思想和见解的艺术家所具有的深度和内涵。
画中人物面向观众,目光却没有看向任何人,而是凝重而深远的直接落到观者身后某个不为人知的地方。精确的构图和细腻的描绘并没有使她成为一个甜蜜的画中美人,很奇怪的,看着这幅画,人们往往会忽略了她那美好的肉体,却能直接看到她内心的深处,看到她笼罩的云雾,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思考和感觉的灵魂底层。陈丹青就有这样的手笔,能让一幅看似古典的油画人物(人体)作品焕发出前卫艺术所具有的那种思想的深度和冲击力,这是他艺术的魅力,也是他的人格所焕发出来的内在魅力。
《书里乾坤》,布面油画,40.5×100.5cm,1999年作。
第五幅 《书里乾坤》
估 价:RMB 2,200,000-2,800,000签 名:陈丹青 1999
1999年,如隐士般在异国他乡“藏匿”十八年的陈丹青,重返故土,并带回了一批恍若“古董”而又似曾相识般的印刷品写生油画。这些作品仿佛穿梭于历史与时间的双重维度之中,在画布、印刷品及油彩,这一系列的媒介转换中,往来古今、阅历无穷、中西海外、参差对照,呈现出一幅图像时代下的博古绘今。
【318欣赏】这张题为《书里乾坤》的作品,正是这“印刷书籍”系列中的代表作品。陈丹青以写实油画的手法对曾经作品的印刷,进行再尝试。画面构图简洁,以类似于拷贝台的白背景效果,凸显了几本打开的印刷画册扫描式的写实效果。画面的内容一目了然,没有过多的玄机可言,两本打开的中国古代画册分别是明代沈周的《西山纪游图》,以及董其昌的《仿黄子久山水图》,中间摊开的是一本古代春宫图册,显然这是直接的在与作品的题目相呼应。
值得注意的是,在《书里乾坤》中,董其昌的“国画”,变成了布面油画;机器印刷的复制品,变成了人工手绘的写生原作。陈丹青画的是印刷品,而不是中国的国画山水画,陈丹青在描述这批作品时说道“这些画是我画(动词)的,又不是我的画(名词),我可能在画“画”与“印刷品”、“画”与“画家”的关系,那是一种暧昧的,有待了解的关系。”
陈丹青试图系统地击破任何对图像世界的视觉武断,使画作在表现表象的同时,又具有超越表象的内涵。照他的说法,董其昌并不在意真山真水,而意在“山水画”,他则不在意“山水画”,而意在图像与复制品之间的视觉差异。是他在“画画”,还是画在“画”他?陈丹青与董其昌一样,关心的不是“个人风格”,而是绘画本身所蕴涵的种种“问题”。
《自恋的查理》,布面油画,128×76cm,1998年作。
第六幅 《自恋的查理》
估 价:RMB 1,800,000-2,600,000签 名:陈丹青1998
318小编认为,陈丹青对写实能力的熟练把握和对欧洲古典油画的深刻理解,令其创作手法和情感表达独具一格,甚至掀起一股“陈丹青”的风格模仿。作品《自恋的查理》承载着他对写实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我们能通过画面直白的感受到人物对象结实刚毅的肌肉结构,逼人的眼神中透出的自信更加烘托出了人物的气质,手拿白色背心以及半敞开的裤头很好的带出了人物性格的鲜活性,非常契合《自恋的查理》这个作品名。从画风上看,陈丹青用笔细腻且不带一丝犹疑,浅灰色的大背景与人物形成了一种景深的视觉效果,更加显示出人物半裸着的上身的力量感和立体感。陈丹青的画令人爱看,耐人寻味,他用他高超的写实手法,真实地表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西藏组画——牧羊人》,木板油画,79×52cm,1980年作。
第七幅 《西藏组画——牧羊人》
估 价:RMB 800,000-900,000签 名:1980.9.
陈丹青的《西藏组画》共七幅,全部在拉萨市完成,《牧羊人》是组画送交中央美术学院78级研究生毕业展览前完成的最后一幅油画人物画。由于该作是在西藏当地浓厚的生活氛围中一气呵成,环境风貌的特质,藏民生活朴实淳厚的气质,与作者内在的感受、审美与品位彼此交融,互为开启,氤氲醇化而获得一种感人的境界。透过画家的“观看”与刻画,鲜活传达出粗犷动人的高原美与人的高原美与人性美。在《西藏组画》里,我们不仅看到了原始而质朴的力量,更看到了它背后的人性的本真,感受到这种本真蕴藏着悠远的静默、活力与令人肃然动容的深沉。
《张熊山水与春宫》,布面油画,76×102cm,2005年作。
第八幅 《张熊山水与春宫》
估 价:RMB 1,000,000-1,800,000签 名:陈丹青 2005
《三人肖像》,木板油画,76×60cm,创作年代暂无。
第九幅 《三人肖像》
估 价:RMB 600,000-800,000来 源:直接得自画家本人
归国十余年,我一味画这类人物写生,以过去的说法,叫做“深入生活”,用现在的一句话,叫做“接地气”。中国大变了,城乡人物也在变,“生活”也好,“地气”也罢,在我看来,油画写生的好处,就是如实画出在你眼前的那个人。每张脸,不可替代,每幅写生,总能多少捕捉人性的瞬间,我所要追究的是,如何使这一瞬间变成一幅画:以上作品,便是我的尝试。(陈丹青)
《王羲之与倪瓒》,布面油画,51.5×61cm,1998年作。
第十幅 《王羲之与倪瓒》
估 价:RMB 600,000-700,000签 名:陈丹青 1998
【318欣赏】1995年之后,移居海外多年的陈丹青在艺术倾向及创作题材上有所转变,不同于八十年代现实主义经典名作《西藏组画》中,对人性价值的思考与挖掘;而是痴迷于在艺术中摆弄视觉与历史,为“历史画”寻找当代语言。以“画中之画”这种更接近于艺术本体的“纯艺术”形式,创作了一批“印刷书籍”的系列作品,往来古今、汇通中西。他在影像、装置、行为大行其道的国际艺术情境下,思考当代架上绘画在图像泛滥时代的存在意义,呈现出独立的新的价值观。
此幅《王羲之与倪瓒》是该系列作品中的典型代表之一。陈丹青以一种艺术生成的角度切入,带来对“纯艺术”元素的发问式思考。如其在描述这批作品时所说:“这些画是我画的,又不是我的画,我可能在画“画”与“印刷品”、“画”与“画家”的关系,那是一种暧昧的,有待了解的关系。”画面左侧是王羲之的书法《丧乱帖》,右边则是一幅“仿倪元镇”的国画山水画,陈丹青以油画写实的手法再现印刷品中的古代经典绘画艺术,营造了“画中之画”的双重空间,追求画面中的形式意味,透视传统与现代,在艺术与文化之间建构一个巧妙的链接,形成多层寓意的象征空间。
欲了解更多当代艺术家拍卖信息,请扫描以下微信号或登录318艺术商城搜索市场观测,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
318艺术商城
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