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虎
石虎,1942年出生于河北省徐水县。
1958年 入北京工艺美术学校。
1960年 入浙江美术学院。
1968年 任教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
1969年 从事牙雕、编辑等工艺创作。
1977年 任职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6年 出任“世界华人艺术家协会”主席。
石虎是中西融合派中的弄潮儿。在路线上,他是和林风眠、关良等一脉相承的。不同于他们的是,他面对的是西方现代思潮更为剧烈的变动,而且,西方现代思潮的积极成果也已经更清晰地显示出来。倘若前辈艺术家们仅仅借鉴早期现代流派的话,那么石虎这一代人已经对抽象主义、抽象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很感兴趣和很迷恋了。石虎并没有傍依某一个派别,他广览博取,凡是认为适合自己表现需要的,他都大胆地拿来,为我所用。但是在借鉴西方绘画观念和实践的同时,石虎始终坚持文人画的传统。何谓传统文人画的真谛?用陈师曾的话来说,画“是性灵者也”,文人画是“发挥其性灵与感想而已”。文人画首重精神,不贵形式。文人画重画家的人格、修养,脱离一切尘垢之念。当然,所谓“文人”这个概念也有时代的内容,现代的文人不同于封建文人士大夫,应该是有现代的意识。但文人的基本要求——表现性灵与感想,至今仍然适用的。石虎不是用观念作画,他深深懂得“形象大于思维,直觉大于理性,人性大于学养”。他作画主要凭直觉,凭灵性,凭借生命的冲动和生命意识。这并不是说石虎作画前不思考,不用思想。反之,他对历史、社会、人生、艺术,都有很深、很广阔的思索。《蛮梦》一文就充分说明这一点。可是,对石虎来说,他把实践放在第一位。一切观念,一切思考,在面对画纸、画布时,都被暂时忘却,他尊重的是自己的感觉功能,他似乎胸有成竹,又全然胸无成竹,全凭自己的感觉、感性和内心的需要作画。他选取定了特有的媒材手段、他又随机应变,任意应变,任意地使用当时画面需要的媒材和手段,甚至“不择手段”,以驰骋自己的想象力,体现自己的创作欲求。这时,他已无暇考虑绘画的中西。其实,艺术体系有中西之分,可中西艺术是互相沟通的。艺术语言最重要的是体现人的感情,而不论中国或外国,好的艺术品都是表现强烈的感情的,石虎把个性放在第一位。其他一切,对他来说,似乎都是次要的。大概正是这个原因,许多外国人也像中国人那样欣赏石虎的画。外国人之所以欣赏,是因为他们懂得石虎的艺术语言,那是和西画可以沟通的语言:他们之所以欣赏,大概还因为他们通过石虎的画,可以增加对中国文人画的认识和理解。
—— 邵大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