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拿的婚宴》 委罗内塞(意大利) 1563年 布 油彩 665.3×990.6cm 卢浮宫博物馆藏
保罗.委罗内塞(Paolo Veronese,1528-1588),生于意大利维罗纳,1588年4月19日卒于威尼斯。原名叫保罗.卡尔亚里,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画家。 艺术大师提香有两个伟大的弟子:丁托列托和委罗内塞,他们同时被誉为十六世纪意大利威尼斯画派三杰。委罗内塞善于兼收并蓄提香、米开朗基罗、拉斐尔、G.罗马诺等人的精华,自成一家。他的绘画充满世俗生活情趣,偏重装饰趣味,在写实传真的基础上,以豪华的场面、众多的人物和富丽的色彩取胜,受到市民和豪门显贵的欢迎。
1560年,委罗内塞到罗马游学,回到威尼斯后构图更趋宏大。最著名的代表作《迦拿的婚宴》(1563)取材于《圣经》中的故事, 表现基督在加纳城参加一次婚礼宴会的情景。他无意于刻画主角人物,却著力描绘婚礼宴会的浩大场面,把宴席摆在豪华的古典建筑围绕著的庭院中,成百的宾客在饮酒庆贺,乐师、仆役则穿插其间,甚至猎犬也伴随左右,各种人物都画得栩栩如生,特别是丝绸锦缎的色调光彩夺目,一片富丽堂皇的景象。这幅杰作奠定了委罗内塞的艺术风格。10年以后他又画了题材近似的《利未家的宴会》,表现基督参加税吏利未的豪华宴会的情景,构图更为宏伟,把他的艺术特色发挥尽致。但是他因在此画中表现了侏儒小丑、醉汉、犬、猴等,而被宗教法庭认为有渎神圣,后在画家抗辩之下才未遭迫害。因此这幅画也成为新美术和腐朽的宗教势力分庭抗礼的一个象征。
《迦拿的婚宴》作品局部欣赏:
《迦拿的婚宴》局部
《迦拿的婚宴》局部
《迦拿的婚宴》局部
《迦拿的婚宴》局部
《迦拿的婚宴》局部
《迦拿的婚宴》局部
《迦拿的婚宴》局部
委罗内塞从老师提香的用色方法上得到启发,结合他所擅长的明朗的银灰色调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作品中画面辉煌且具有装饰风格,构图宏大,色彩浓郁有透明感,用笔豪放,形、神有机结合。委罗内塞喜欢用粗斜纹布作画,对表现豪华的宴会场面有浓厚的兴趣。
《迦拿的婚宴》是卢浮宫博物馆中最大的作品,取材于《圣经》中的故事。整幅画面为人物和繁琐的饰物塞满,但却没有来自视觉上的压迫感。除了中心人物耶稣和圣母外,其他众多人物中有现实的王室贵族、僧侣、红衣主教和画家及其亲朋好友。委罗内塞借宗教故事展示在城市背景下的世俗婚宴场面。画面中人物着装艳丽,整个场面在银灰色背景的衬托下显得富丽堂皇。前景中心的乐队中,艺术大师提香、委罗内塞、丁托列托等人都被描绘成演奏的乐师。拥挤的人群、建筑与空阔的天空形成对比,水平线与垂直线取得了构图上的统一,画家以此保持了画面代表平衡感和纵深感。桌上的沙漏和乐谱象征了时间的流逝。在《圣经》的描述中,耶稣在迦拿的婚宴上不想顺从圣母的要求,他说:“我的时辰还未到。”由此可以看出,委罗内塞似乎想在豪华的世态场面外探索更深刻的哲学意义,这也使得这一作品更耐人寻味。
在《迦拿的婚宴》中,画家将英国女王、提香、丁托雷托和自己都画进画中,由于他将现实的人物和世俗生活画进圣家族的宴会中而遭到教皇的指责和宗教法庭的审判。但画家从不屈服于教廷。在委罗内塞的作品中充满积极乐观因素,他热衷于描绘繁荣的威尼斯资产者的富裕享乐的生活场面,那些美丽而健康的人物,华丽的服饰,金碧辉煌的建筑,绚烂夺目的装饰物和器皿,都在画家的笔下得到淋漓尽致的描绘,画家十分善于运用闪烁耀眼的银灰色调与华美的色彩,使画面呈现欢快、豪华壮丽,光辉灿烂的热烈气氛。由于他很注重绘画的装饰性,对后来的巴洛克绘画的形成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318艺术商城
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