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义”恐怕是各个主义中最常见和经久不衰的主义了,记得几年前买过一件衣服,他们的广告上都赫然标注“Classical”。我们经常能看到这些词汇,比如古典文学,比如古典音乐,古典建筑,古典绘画,甚至还有“古典绘画技法”。。。
面对“古典主义”被如此广泛滥用,我想我们有必要聊聊“古典主义”究竟是什么,以及该词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所指。
首先我们需要讲个故事,故事很久远,但我们不必从头开始讲,仅从讨论对象的往前一点点开始就可以。
古埃及是个神秘的时期,各种神秘我们不用赘述,咱们只看绘画。
是不是好别扭?没错。一眼看上去怪怪的,很多人都可以感觉到,但又说不上来到底怪在哪里。
原因在这里 ↓
从观众视角看去,人物的头部都是朝向画面右侧的,是侧面轮廓,而躯干部分却又是朝向我们的,是正面,四肢和手脚又变成了侧面的,也就是说整个人物是拧着的,那当然别扭了,不信可以自己做一下这个动作试试。
古埃及人注重死亡与死后的升华,并不太重视对客观世界的研究和探索,所以不懂得透视规律,导致绘画时无法从科学透视角度对事物进行准确描摹,但是他们又需要绘画去记录某些事物与事件,那怎么办呢?于是聪明的古埃及人发明了一套方法,可以在无需遵从客观透视的前提下对表达对象做到清晰明确地记录。
那就是:
选取事物最典型的角度进行描绘。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埃及样式”。
再看下面这幅,就更能说明问题了。
这是一个池塘,从高空往下俯视,四四方方一池水。可是水里的鸭子和鱼却不是俯视视角,因为从上往下看,鱼只能看到背部,是一条线,谁都看不出一条线是什么东西,所以选取了鱼最有代表性的角度。周围的树也是同样的道理,这样画不仅能看出是树,还能看出是什么树,结了什么果子,是不是好厉害。
绘画在这个意义上来看,有些像“图纸”,为了清晰明确地去表现对象,描绘者便不能选取偶然瞥一眼看上去的样子,而是要选取最有代表性的典型角度,最能表达永恒价值和内在意义的角度,以此来记录事物。
之所以要说埃及样式,是因为我们要讲“古典”,那么就要讲清楚“典”的含义。
“典”有两层意思,一是“典型”,二是“典范”。
先说“典型”。
“埃及样式”便很清楚地体现了“典型”这一层含义。这一点很重要很重要,是贯穿整个古典艺术的头尾的。我们讲古典艺术,要从开头的古希腊雕塑讲到十九世纪“古典主义”绘画的最后一位大师安格尔,我们看看他们对“典型”这个概念的体现。
这是古希腊的著名雕塑----《掷铁饼的人》,贡布里希曾拿它来论证古希腊人对“典型”这一层含义的把握,为了表达目的,人物的每一个体块都是进行了主观安排和选择的。
这是安格尔的很有名的一副作品,说到这幅作品,画画的朋友都知道那个“三节脊椎骨”的梗,据说安格尔为了使后背曲线看上去更加修长优美,刻意多画了三节脊椎骨。
安格尔不同于古埃及人和古希腊人,他对解剖和透视早已了如指掌,但为了清晰明确地表现对象,却不惜牺牲一部分客观真实,可见“典型”这个含义在“古典主义”者心目中的分量。
再来说“典范”。
前人在把握对象方面是有很多成功经验的,我们把前人的经验作为范本继承下来,那么这些经验就是典范。“埃及样式”也是一种典范,在其后的亚述浮雕里面就可以看到明显的传承。
“古典主义”的历史其实就是样式传承的历史。
现在我们要说到“古典主义”最重要的“典范”--古希腊艺术。
古希腊人是个很特殊的族群。沃林格尔曾经把人类分成四种:原始人,东方人,古典人,哥特人。古希腊人就是古典人。
这一类人的特点是相信理性,并具备理性认知世界的能力。要知道在那个时期,全世界的人类都在使用神学或者玄学来解释世界,比如古印度、古中国、古希伯来民族。古希腊也有自己的神话----奥林匹斯诸神的故事,但他们只是将神人格化而已。古希腊人对客观世界充满好奇,他们使用理性来认识和解释人类自身与周围的世界,于是古希腊的艺术,相较于前面的古埃及、亚述,以及后面的中世纪艺术,有着明显的客观写实主义倾向(当然是倾向,并非真正的写实主义)。在古希腊,人的价值和权利,都是被充分肯定和尊重的。
那是个美好的时代,或者至少是后世想象中的美好时代,于是古希腊成为了后世很多个时期的典范,以后的人们,不止一次地提到要复兴古希腊时期的艺术传统。
我们今天说的“古典主义”,经常在不同的语境里指代不同的对象。
古希腊艺术便是其中被指代的一个,是“古典”中的“典”这个字作为“典范”来解释时的本体,是后世艺术最主要的典范。古希腊时期于是被后世称为“古典时代”,古典时代的主张,自然也会经常被称为“古典主义”。这是作为“典”的本体来叙述时的“古典主义”。“Classic”一词,就是“经典”之意,是“Classical”的本体。
古希腊灭亡后,古罗马人经历了一个希腊化时代,继承了古希腊人的思想和艺术,但随着基督教的诞生和强大,古希腊的思想逐渐被抛弃,被基督教神学取而代之。这就是“黑暗的中世纪”了,当然中世纪艺术有着自身不可取代的地位,我们将会另辟章节讨论。但不可否认,中世纪的一千年,是神学和教会的时代,他们有着对所有一切的解释权,人的价值和地位是不受重视的,甚至是被否定和禁止的。
公元十四到十五世纪,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诞生和成长,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了。文艺复兴的旗号是“人文主义”,主张充分承认和尊重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反对神学话语权。其实质是初生资本主义的早期反封建运动。但表面看去,这个需求跟古希腊时期的主张有一部分相吻合,于是干脆说成是以古希腊为范本进行文艺复古运动好了,文艺复兴就是这个意思,即复兴古希腊的文艺传统。“Classical”在此体现出了对“Classic”本体的复古含义。
所以在绘画领域,我们也经常会以“古典主义”来指代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艺术家,也被我们称为“古典大师”。此处的“古典主义”,实际上特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木心说,西方文明史是“希腊思潮”与“希伯来思潮”交替的历史。
没错,人类总是一会儿追求世俗,一会儿又追求精神,再过一会儿又追求世俗。
古埃及人追求死后的境界,对世俗漠不关心,古希腊人却注重现实与现世,中世纪的基督教又把现实抛弃脑后追求天国,文艺复兴否定神学又转回世俗,巴洛克时期,被压抑的宗教思想再次抬头蓬勃发展,随后紧接着又迎来了笛卡尔。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我们不谈笛卡尔,却可以谈普桑。
“古典主义”第一次作为一个精确的狭义概念出现,就是在这个时候。
这时的“古典主义”,在绘画领域,实际上特指以普桑为代表的艺术流派,这个流派以古希腊艺术作为典范,以古代神话或宗教故事作为题材,依据一套较为严格的艺术样式,创作宏大叙事场面,追求理性和庄严崇高的艺术理想。美术史领域准确称呼“古典主义”,便是指代这个流派,是最狭义的“古典主义”。
这个“古典主义”跟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相同之处,是都主张反对中世纪宗教神学观,认同古希腊的艺术高度;不同之处,人文主义更强调否定神学与教会,肯定人本身的价值,所谓复兴,复兴的是古希腊的人文精神,借以对抗神学和教会,是人的思想解放运动,而狭义“古典主义”则主张重视理性轻视感性,并对古希腊艺术样式进行系统理性的归纳和整理,总结出一套严格的标准,进而进行系统的、理论化的复古,这种主张再极致一些,可能会有“艺术八股”倾向。
再往后,步入了18世纪,以法国王公贵族做为审美主体的洛可可艺术兴盛了,同时,法国启蒙运动也逐渐步入高潮,这是法国大革命的酝酿时期,在艺术上直接影响出现了以达维特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绘画,“新古典主义”是相对普桑的“古典主义”而言的。
在艺术主张上,二者大致相同,都主张理性、严谨、复兴古希腊的艺术高度,但狭义“古典主义”相对比较理想化,“新古典主义”则现实主义一些,抛弃了一些空洞的理想主义的“绝对美”的概念,并且多了一层英雄主义色彩,反对洛可可时期的浮夸艺术风实际就是反对封建王权,它是为法国大革命铺路的,所以它被称作“革命的艺术”。
我们在广义上,仍可以将“新古典主义”称作“古典主义”。
达维特弟子众多,据说最爱热拉尔,还有个近几年很受国人喜爱的女弟子,叫做维瑞·勒布伦,以自画像和母女二人像流传最广,作品气息更加接近洛可可艺术风格,格罗是达维特弟子里最有浪漫主义倾向的画家,再就是我们最熟悉的安格尔。安格尔通常被认为是古典主义几百年来最后一位大师。
再后来,艺术进入了印象主义时代,这在艺术史上是个的巨大转折,艺术家们第一次明确主张走出室外,追求真实的色彩,追求瞬间和生动,与以前追求永恒庄严和理想化的“古典主义”彻底分道扬镳。到塞尚为止,“古典主义”在艺术史中终于彻底结束。
有一句常见的话是这样说的:
乔托开启了“古典主义”绘画的大门,塞尚将其关闭。
意思就是,不算古希腊的雕塑,单说“古典主义”绘画,它的起点是文艺复兴的乔托,终点是后印象派的塞尚,这两端中间的绘画,都可以叫做“古典主义”绘画。
当然,这里的“古典主义”,是可以将“浪漫主义”的籍里柯和德拉克洛瓦以及“现实主义”的库尔贝都包含在内的,是最最广义的“古典主义”。
怎么样?是不是乱成一锅粥。
那我们可以做一个简洁一些的结论:
1.“古典主义”做为最最广泛的概念使用,是指上至乔托下至塞尚这之间的几乎所有形式和流派,因为我们从最宏观的角度,可以把西方艺术史划分为古代艺术时期(古埃及、亚述、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艺术时期、古典艺术时期(乔托至塞尚)、现代艺术时期(塞尚至杜尚)、当代艺术时期(杜尚以后)。
2.另外,“古典主义”又可以做为经典本体指代古希腊艺术。
3.还可以代替“人文主义”来指代文艺复兴艺术。
4.又可以在狭义上特指普桑为代表的的“古典主义”绘画流派,或者再广义一些包含后来的“新古典主义”流派。
但是,“古典主义”不管在哪个含义上讲,都至少有以下特征:
1.文学性叙述。文学性是古典艺术的文本,是不可抛弃的内容。
2.样式传承。样式作为一种典范在历代艺术家中继承和发展,是古典绘画的形式线索。
3.具象表现方式,有写实倾向(只是倾向)。因为“古典”在西方美术史中不仅有古代之意,还特指了受希腊思潮影响的以探索研究客观世界为目的的表现方式。
4.室内光线与固有色体系。这是印象派外光条件色体系之前的必然特征,古典画家即使画风景,也逃离不了这个特征。
至此,我们对“古典主义”这个概念算是梳理完了,请注意2、3两条,样式传承与写实倾向必须是缺一不可的,单纯的样式主义和单纯的写实主义都不能算“古典主义”。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什么是“古典绘画技法”。
实际上“古典主义”从来没有对技法和材料有过任何限定,从乔托至安格尔,中间历经几百年,绘画技法多种多样,有湿壁画,有坦培拉蛋彩,有凡艾克的弗拉芒技法,有提香的威尼斯技法,有鲁本斯和委拉斯贵之的“一次过”,也有伦勃朗的不断罩染与厚涂交替…太多太多了。
所以,所谓“古典绘画技法”并不是一个严肃的概念,我们常见的持此说法者,多半用以指代“灰底提白加透明色罩染”技术,包括银灰底提白罩染、土红底提白罩染等,这是一种形色分离的制作技术,形体塑造与色彩赋予是两个制作部分,此类技术多与宾卡斯和伊维尔来中国的技法教学有传承关系。
实际上,同样是这个技术,也可以用来制作当代艺术作品;即便是古典主义绘画,也可以用直接画法表达。
所以,制作技术与艺术主张并不存在挂钩关系,用“古典”来命名一个技法,是不严谨的。正确叫法应该是“XX(艺术家名字)技法”、“灰底提白加透明色罩染技法”或者“传统油画多层覆盖技法”。
OVER。
(来源:艺术的没落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