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318|318艺术网|陈湘波艺术专区|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ART318ART
我的收藏(0)
  • 收藏夹中还没有艺术品,赶紧选购吧!
318
当前位置: 首页 > 鉴赏与投资 > 艺术鉴赏 > 魔鬼的细节
魔鬼的细节
2018-05-23  编辑:LCA  浏览次数:4672    加收藏



16 世纪,两位毫无交集的艺术家,各画出一幅有意思的作品。

一幅是明代仇英( 1509 - 1552 )的《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有三个知名版本,除去仇英版,还有宋代张择端的版本和清代院体版。但最有趣的,当属仇英的版本,他不仅画出了明代苏州城的繁荣景象,也将市井百态进行了生动刻画。

另一幅是“荷兰画派”最后一位巨匠——彼得·勃鲁盖尔( 1525 - 1569 )的《尼德兰箴言》。在柏林国立博物馆的常设展厅中,这幅画并不算起眼,并且很可能会被忽略,但其中的大量细节都值得细细品读。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 仇英 30.5 x 987 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原为明代大收藏家项元汴所藏,偶然的机会,仇英在项元汴家中得见真迹,于是,便有了这个明代版本。

仇英大致遵循了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景物布局,但他描绘的是明代中期的苏州景象以及江南民众的生活,整幅画共有两千多人——市民、商人、农夫、艺人各种身份,并且每个人物的动作、服饰都不雷同,实属不易。

当把这近 10 米的画卷放大,细看其中的每个人、商铺及场景,一种“仇英式”的幽默感跃然纸上:

在仇英的《清明上河图》中,最有意思的应该属于下面这个部分——休息中的劳工、生意不太好的店主、发呆的桥上人...形形色色的描绘,生动至极。



船夫与搬运工——姿态妖娆偷懒中的体力劳动者



肉店与租车店——何以解忧,唯有发呆


哺乳者——对面的那位同学不知是其丈夫还是看客...


桥上的人——与其他行色匆匆的人相比,桥上的这个人尤其引人注目,我不禁要问:他是谁?他在想什么,他在看什么?他从哪里来,他要到哪里去?


另一个桥上的人——不知仇英是否有隐喻,一棵墙外开花的树,一位观望墙内佳人的人

专车、捕鱼、盖房、打架...仇英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正在进行的画面中,这些人物并非静止,他们只是被短暂定格在了这一瞬间,下一个动作,似乎每个人可以预见的到。



车——独轮车与四轮车的不同待遇



食——岸边与船上的饮食


打架——扯头发,是一种古老的搏斗方式


盖房——请注意那个巨大的锯

捕鱼——先进的设施

明代的闲余生活并不单调,权贵阶层们跑马、品茗、听戏...;市井阶层则是赏杂耍、看台戏、玩蹴鞠...极其丰富。



跑马、射箭与亭台品茶——那个年代,这可是上流社会的活动



台戏——台下围坐的观众与树上的观众


套圈——如今的集市,这项活动仍很流行,无形中,我们与仇英建立起了某种联系...


蹴鞠——我们玩了几百年的运动



摔跤与西域杂耍——一项表演,有钱的出钱,没钱的想办法出钱...

在明代苏州城的河两岸,集合了几十家的各类商铺,这里既有常见的青楼、学堂及面店,也有花店、书坊和折扣店,甚至还有专门的儿童诊所,社会分工在明代已经比较精细。


青楼与学堂——仅一墙之隔


鲜鱼面——旁边就是河,这鲜鱼面差不了


参苓补膏——流传了五个多世纪的保健


药室——专门的儿科诊所


花店与南货——明代人的浪漫不比我们少


书坊——这柜台的大台面真棒...


倾销——你别以为只有现在的商家会喊“全场两元”...



 《尼德兰箴言》


《尼德兰箴言》 勃鲁盖尔 117 x 163 cm

勃鲁盖尔出生于安特卫普东部的一个农民家庭,一生以农村生活作为艺术创作题材,人们称他为“农民的勃鲁盖尔”。他天生幽默,喜爱夸张的艺术造型,因此人们又赠给他一个外号叫“滑稽的勃鲁盖尔”。

在《尼德兰箴言》这幅油画中,勃鲁盖尔运用建筑物将看似杂乱的画面统一起来,并融入许多荒诞的想象元素。这幅画正如其名,隐藏了大量当时尼德兰地区流行的谚语,许多至今还仍在使用,它们是:


她能将恶魔捆入包袱中——坚持可以战胜一切


咬柱子的人——虔诚的伪君子


一个同时拿着火与水的人——双重人格会给你制造麻烦


用头与刀冲撞一面砖墙——鲁莽固执地去追寻不可能的结果


应当适当地修剪羊毛,而不是让其露出皮肤——不要不计后果地利用自己的长处


妻子把一件蓝色斗篷披在丈夫的身上——她对他不忠,这相当于中国的戴绿帽子


小牛被淹死后,他才去填充水井——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世界在他的手掌上转动——玩弄于股掌之中


不要等打翻牛奶后再哭泣——一旦破坏,难以修复


寻找短柄小斧头——找借口


煎炸鲱鱼只是为了肚中的鱼籽——为一点琐碎之物牺牲过多


母猪趁人不备,用嘴拔出了木塞——疏忽大意必被惩罚

仇英与勃鲁盖尔生活的同一个年代,在这两件作品中,他们除了在构图方法上——都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使画面失去中心焦点——有些相似外,并无其他共通之处。

同时,中西绘画的进程也不在一个阶段上,中国绘画发展至明代,已是经历了几个高峰,而那时的西方绘画尚处于文艺复兴的大变革时期。

但之后,西方艺术像是被绑在了加速器上,频现经典。中国绘画,却放慢了脚步。

318艺术商城
编辑部

分享到:
推荐作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