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艺术家 钟耕略 油画作品 《红与绿的协奏》
海外华人中善画、事业有成者不在少数。海外华人中精美术理论、学术有成者也不在少数。然则,善画者又兼精美术理论者则为数不多,而同时将中西艺术交流当成自己的文化使命的艺术家则少之又少。而钟耕略先生是其中的佼佼者。
长期在美国纽约生活和创作的钟耕略,在中国受过系统的美术教育。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艺评家西奥多·沃尔夫早在1984年就写道:“我对此(钟耕略)素描的第一反应便是讶异。我讶异于今日,还有人作这样困难的东西;我的第二反应,我所略感震惊的,便是有人能以如是的敏感和形式上的技巧来完成这作品。这儿的每条线、每种调子、每个细节、以及结构上的手法,都得到了它最妥善的强调与安排。”这段评论证明,早在20多年前钟耕略已凭借他的素描功夫征服了西方的观众。他是自觉地运用了在中国所学到的绘画技巧,较早地认识到传统的写实技巧在现代艺术中进行转换的艺术价值和意义,而这种价值和意义是有多种“二重性”的。
钟耕略艺术的第一个“二重性”是画面形象的“理性秩序”与“感性浪漫”的重置。早期作品是描绘墙、门、窗、台阶、楼梯这一类有设计意识的空寂无人的现代都市的角落,再加上一种树的枝干,特别是枝干投射在建筑物上影像。那树影深沉的错落舞动,构成了富于动感的世界。
318艺术家 钟耕略 油画作品 《古村落之三》
钟耕略艺术的第二个“二重性”是“形象写实”与“寓意抽象”的并行。关于这一点,美国纽约艺评家苏珊·别嘉在《自然力的影射》一文中有独到的评述:“在钟耕略似乎‘写实’的绘画里,相对性的元素如刚与柔、光与暗、冷暖色调、平滑与粗糙、有机体与几何形等素质的表现,不断地在互相调停着。它们在对立的状态之间共存。不妥协的张力全靠严谨的平衡来维系。他的绘画所表露的优雅的自然美,便因这些张力的震荡而发生催化作用。因此,在细察之下,他的绘画其实是一种寓意抽象。”
钟耕略艺术的第三个“二重性”是“美国风景”与“中国山水”的结合。美国艺评家杰伊·克罗纳评论钟耕略中期的风景画作品时说:“钟耕略的风景画,可清楚地分辨出是基于美国绘画的一脉;又如被东方的观点解构了的美国赫德逊河画派的作品,可见两者互为影响的作用。”从他这一时期的作品可以看到,钟耕略画的美国纽约赫德逊河峡和尼加拉瀑布已经加入了许多中国山水画的元素。比如云雾隔断的构图法、勾勒山石轮廓的笔法都有中国山水画技法的影子,更重要的是一种对风景处理的观念化。已逐步将西方风景画中“眼中的自然“转化为中国山水画的“心中的自然”。
钟耕略艺术第四个“二重性”是“油画家”与“理论家”,这种身份的“二重性”是最重要的也是难能可贵的。钟耕略的油画由于有以上的特质,已经受到中国和国际画坛的认可,曾先后在纽约、华盛顿、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台北、台中和高雄等地举办过30多次个展,并参加过美国及亚洲各地美术馆的许多重要联展。而钟耕略从事美术理论工作的范围很广。他到各地讲学,组织素描研究,发表于国内外各种报刊杂志的文章已近百篇。单是中央美术学院学刊《美术研究》上开辟的专栏《艺海随思录》发表的就有25篇。《美术研究》之所以如此重视钟耕略,一是看重他既是艺术家又是理论家,所言艺术之事理,绝不脱离当下实际;二是看重他的社会身份,他是一个旅美华人。
318艺术家 钟耕略 油画作品 《绿色交响乐》
钟耕略是旅美华人,这是他社会身份的二重性。他热爱中国,也热爱他居住的地方。他热爱给他坚实学术基础的中国艺术,他也热爱给他成长力量的西方文化。他从心里衷心希望中西文化得到相互理解和交流,他画的画、他写的文章都贯穿着他这种中西交流融合的信念,他经常来往于中美之间,不遗余力地向中美介绍对方的文化艺术,成为中美艺术界的友好使者。
谭天
318艺术商城
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