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318|318艺术网|陈湘波艺术专区|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ART318ART
我的收藏(0)
  • 收藏夹中还没有艺术品,赶紧选购吧!
318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资讯 > 318艺术家评论 > 黑白版画艺术家康宁
黑白版画艺术家康宁
2014-12-01  编辑:余曦忱  浏览次数:29682    加收藏


在资讯爆炸,视觉图式频繁更替的时代,很少有人能能够始终坚持一种艺术表现方式,在其中深入地探求,并最终形成个人化的风格。这种对艺术的细致研磨不仅考验艺术家的韧性,还意味着艺术家和其作品对所处时代的超越。在纷乱的、“众语喧哗”的当代艺术语境下清醒而独立地进行思考创作,保持自我的风骨的确难能可贵。著名版画家康宁教授就是这样一位一直坚持自己的黑白艺术创作,在艺术界有着崇高声誉的艺术家。



318艺术家 康宁 版画作品 《眺望》


成熟的艺术语言是大师级艺术家的基本品格,这是无法用投机取巧就能达成的深厚功力,而是源自于坚持不懈地艺术实践。毋庸置疑,康宁有着自己成熟的独特的艺术语言。他的木刻作品通常会给人这样的观感:灰色色调中不同质的点线色块呈现出不同的色温,虽无敷色却能感受到色彩的层次和强度。或圆润,或凝滞,或挺拔的“康氏”线条恣意穿插纵横于满幅构图的画面中,使得其中交织着现实与梦幻的图像更加富有生气。这是318艺术家康宁的作品中才会有的独特符号,是康宁先生不同于其他艺术家的自我标签。


当然,康宁先生的风格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他在艺术创作中不断进行着各种方向的探索与实验。回顾康宁先生的创作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灰色色调风格形成期。此时的康宁的创作已经改变了当时木刻版画“大黑大白”风格一统天下的格局。他注重对光线处理的主观灵动性,画面主体多以侧光或逆光处理为主,注重绘画语言的对比关系。第二阶段为“康氏线条”运用的成熟期。2002年创作的《延续的片断》是康宁在灰色调木刻创作中的一个高峰。此时康宁先生凭着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熟稔,把对中国画线条的理解与风格化的个人符号相结合,削弱了对光影处理的依赖,用线条的节奏、强弱、对立等方式去构建线性视觉的王国。在材料的使用上,康宁先生开始对梨木等质地坚硬的原木纵断面木板产生了兴趣,他保留了原木天然的外形,打破了画框对画面的限制,装裱后多幅并置,消减了观者的视觉聚焦,实现了片断与延续的观念表达。第三阶段为大型木刻装置时期。康宁先生对原木媒介的迷恋和多年来对“刻大于印”理念的坚持,使得他在这个阶段中毅然抛弃了“版画成品必须为印刷品”这一传统观念,刻而不印。风格化强烈的线条在保持着原始形态的大幅原木纵面上游走,材料的质地特性与刀法的痕迹美完美地融合起来。这种改变也给展出的形式提供了多样性的选择。在第三阶段对版画印刷的放弃是他对多年来在创作中坚持“刻大于印”观念最极端的诠释,是他多年致力于对刻制过程的研究与思索所产生的必然结果。木板艺术因为创作的非直接性——制版,刻版,印刷——而与观众有着交流上的障碍。康宁先生此举使得木板艺术有了刻制的直接呈现和多样的展示方式,很大程度上消解了这样的障碍,拓展和延伸了作品自身的表达形态,也使观者得到了与前人不同的,全新的视觉经验。



318艺术家 康宁 版画作品 《飞翔》


纵观318艺术家康宁先生的创作历程,可以很清晰地发现艺术家的思维轨迹。在第一阶段中,他继承传统木刻的表现方式,但又对“大黑大白”规律产生了质疑,于是创造出全新的灰色调木刻表现方式。在第二阶段中,他逐渐弱化了对西方光影表现的依赖,继承了中国画对线条的表现方法,打破了画框对空间的限制,利用巨幅的原木材质,创造出巨幅的充斥着“康氏线条”视觉智慧的新图式。在第三阶段中,他用大型的原木版画装置极端地诠释了他的“刻大于印”理念。图解式展现了刻制的过程,消除了与观者的交流障碍。康宁先生的原创艺术作品,是一种细致地流动不居的过程,是在断裂和延续中的微妙平衡。


318艺术商城

编辑部

分享到:
推荐作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