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当代艺术”那一套早已准备好的社会学(或曰“文化批判”)的说辞也要面临失效。难道这些艺术家的创作只是在表达沉迷当下、崇尚物欲、颠覆崇高、瓦解理想吗?难道他们只是在表达对消费的热情、对时尚的追逐、对快乐的贪得无厌?或者反过来,由于无法顺利实现欲望,他们便借机发泄焦虑、困惑、哀怨和沉沦吗?还有,网络与图像技术是否真的绝对支配了这一代艺术家的创作手段,使他们只关心图像,而彻底放弃了艺术与大自然、与感性生命的联系——放弃了写生与手工的快感?其实,所有这些问题都无法被做出武断的回答。
看艺术家熊燕的油画作品,顺着照片上的沟壑和折痕,人们会被越来越激起一种窥视欲,如同梦游者终于打算整理记忆,对抗遗忘。虽然这是一个充满陷阱而步步惊心的过程,可是,艺术家一丝不苟地寻根问脉,观者峰回路转地被吸引而去。熊燕说,她“希望呈现那些隐藏在话语中心之外的被忽视的边角处的价值”。在她竭力熨平褶皱,将这些边角处充满耐心地展现出来时,她的创作过程便成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其结果是,观者也越过了媒介图像扭曲的沟壑,走到与她同样的地平线上。于是,符号的屏障,这当代世界的恶咒,再也不能挡在心智和自然之间。
318艺术商城
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