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318|318艺术网|陈湘波艺术专区|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ART318ART
我的收藏(0)
  • 收藏夹中还没有艺术品,赶紧选购吧!
318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资讯 > 318艺术家评论 > 范郭艺术官司(下)——批判与法律
范郭艺术官司(下)——批判与法律
2012-12-28  编辑:王桂芳  浏览次数:16921    加收藏

今天,318编辑继续前篇“艺术官司(中)”为大家接续讲解范曾与郭庆祥案件所蕴含的诸多问题的思考:4.打官司是不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法?5.批评是否应该要科学?批评是否要用法律来限制?


 

4.打官司是不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法?

 

记者:这个事情发生之后,你们认为对薄公堂是不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法?

 

朱其:我觉得这个事情,表面上它应该是道德和审美纠纷,之前付晓东也说,它背后可能是一个经济纠纷。当然我们无法评说背后,至少表面上作为一个道德和审美的纠纷,它上升为了一个法律纠纷。我觉得这类问题现在在社会上有一个很大的争议,比如我作为一个公民,我说另一个公民的作品是垃圾,这样一种行为该不该进入一个司法判决?我认为如果表面上是道德审美纠纷,它应该属于一个社会和解的范畴,不应该进入一个司法裁决。如果社会不能和解的话,它就只能留在历史来评说,就像我们历史上有很多伟大的艺术家,他的人生的前半阶段一直在被人批判说成垃圾,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后半生的辉煌,这就是历史的一个裁决。

 

付晓东:郭庆祥在《文汇报》整版和《北京晚报》的整版里写攻击范曾的文章,实际上非常明显说的就是他,他的名誉遭到了一个损失。在这个时候,如果他更谨慎,或者说对待这种问题更有经验的话,他应该自己写文章,或者组织文章来澄清他自己。应该换成一种笔墨官司,就是要把他自己的立场摆清楚,来说明郭庆祥的文章到底有没有问题,对他的攻击是不是无理的,或者说到底是不是人生攻击,把自己的事情说清楚。但是,他又通过一个打官司的方法,事实上打官司现在已经变成一个炒作的手法,比如说很多在娱乐圈的明星,通过自报绯闻,或者自打官司等等一系列负面炒作的手法,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他用了这个打官司的方法,使这件事情得到了成倍,甚至数百倍一个更大的关注效应,但是,问题是这个呈现的东西,对范曾是非常有杀伤力的,而并不是说只是负面炒作,现在有点炒焦了。

 

崔自墨:付老师也提到现在是关注性经济年代,他采取这个我认为虽然是有点过尤不及的方式,但我认为积极意义还是进行了推广。按图索骥,别人会发现很多问题,而对于大众而言,我认为产生这么一个事件是有启示意义的。第一点,是对传统知识的重新的科学的认识,第二点呼唤有质量的科学的批评,第三点,以往的纸媒体时代的普通大师的时代过去了,呼唤国际级的大宗师时代开始了。

 

5.批评是否应该要科学?批评是否要用法律来限制?

 

记者:批评是否应该要科学?批评是否要用法律来限制?

 

朱其:我不太同意崔老师说批评应该是科学的观点,批评怎么可能是科学的?批评是科学,那批评就不是批评。批评是主观的,它只能说是可以相对公正。鲁迅他批评了一辈子,他其实也有些是批评过激,或者骂错人的时候,但这并不否认那些非常主观的批评里面,有很多闪光的地方,对我们人类社会文化也是有教益的。

 

崔自墨:如果我们都进行主观的感性谈论,那么难免发生更大的冲突,就像我们体育比赛,花样游泳、花样滑冰、花样跳水,按说也都是发挥艺术性就可以了,它为什么要定标准等一系列的难度呢?就是要在相对的范围之内,控制住主观性、感性,让它回归理性和客观性,就是科学,没有科学整个地球就完了。真正的科学批评是美的。

 

付晓东:我觉得法律来判决批评这件事情本身也还是比较荒诞的。因为批评的内容和艺术价值的衡量,它属于是一个学术专业性的问题,是两个体系。它是没法用法律来说你这个批评是不是犯罪了,而现在文艺批评里面,文艺创作首先要求自由,不受到政府和管理机制的统摄,或者说它在强调一种自由。那批评更需要自由。谈到要具有这种独立性,需要它不但要超脱某种行政指令的规范,更要超脱所有功利的,世俗的,人情的,甚至利益集团的,很多原则的限制,它才可能建立这种主体性,和达到一个真正的自由。

那么批评到底是不是应该用法律来限制?我觉得是应该没有任何限制,如果你说它绝对自由的话,它产生了诬蔑,或者真的是人生攻击,或者歪曲事实怎么办,那我觉得当批评足够多的时候,他扭曲事实的和没有真相的这种扭曲的理论,他自然会被舆论淘汰,比如说现在微博有很多民众的议论,假的东西也很快被人揭穿。

 

崔自默:你可以拥有批评的自由,但是我到了不能容忍的程度可以告你,你批评是你的自由,但我不让你批评是我的自由,这种情况就借助于法庭来进行一个比较的相对标准,它的标准也不可能完全实现科学、完全实现客观,但是,不影响我们去追求科学和客观。

 

朱其:我是觉得不是一个是否科学的问题,而是作为一个审美价值的一种争议,是否应该进入政治和法律裁决。因为我觉得我们中国历史上有过很多这样的一些悲剧。一张画画的黑糊糊的,他就说你是黑画,然后就劳教十年。我们历史上是有这个教训的,法律和政治介入了审美裁决,这个是后果非常严重的。所以,这次当然我们说郭庆祥有权利骂范曾是垃圾,但是范曾也有权利去告他,我觉得这也是范先生的权利。问题是法律来作裁决我觉得是有问题的,这让人觉得非常恐怖的。

我觉得范先生主要是有一些特权意识,郭庆祥其实没有侵犯他的著作权,也没有侵犯他的人格权,只是说侵犯了他“大师”的荣誉。因为范先生一直认为自己是大师,尽管崔老师说“流水线”就是一个“大师”应该做的行为,但是,我们社会公众还是认为“流水线”是一个很低级的事情。其实范先生也确实按照大众的标准来判断,就是说你这样说我就毁了我“大师”的荣誉,所以我去告你,实际上法律并不保护你是不是大师的荣誉,法律只保护一个人的著作权和人格权,法律面前没有大师。


 

318编辑小结

 

感谢几位老师妙语连珠的精彩评论。这个案子引发出诸多文艺批评界中所面临的问题:文艺批评的尺度、标准,文艺批评是否要法律来限定、制约,甚至裁决?等等。这个案子的最终结果并不是特别重要,重要的是提醒艺术批评它应该是具有超越性的,超越很多这种道德上的约束,或者说现实的经济利益。关于艺术的批评,也希望每一位热爱艺术、尊重艺术的人,都能有着对自己文化立场的坚持,也希望有更多读者朋友们可以关注艺术,用心批评。


318艺术商城

编辑部

分享到:
推荐作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