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我还执着儿时画画的喜悦。蜡笔.水彩画笔别提有多亲切。后来到了初中学习了铅笔素描,压抑了。慢慢懂得自己的快乐不是老师的。讽刺的是末了自己成了老师。现在看看还是初中以前画的美。我想“无观而注”这个系列的作品大概是从08年开始创作的。那时起就有不少关心的人问我怎么不画“脸”?现在想想缘由有二吧。
其一:从早先考学到就业至今漫漫近二十年。肖像练习无数,我已实在没有半点追赶“前人”之心思了。或许是得了表情厌恶症吧,美的.丑的一概没感觉。我想“画面”不应是“话剧”吧。
其二:我不想单纯的只画某一个“人”的形像。画中的“他/她”应是一种精神的符号,没有表情.无需言语。而是靠他的行为与处境换起一种共鸣,那是一种有着相似生活经历与困境的“体悟”。因此我想说“他”更靠近我的灵魂。我爱“水”。因此画中总会出现。爱水是因为在我看来它是一种很博大的承载。人.舟和水有着天然的从属关系。就像我们和命运。虽置身其中,但又不可言喻。
文 李松
318艺术商城
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