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是“中国画”概念走向成熟的时代;21世纪将是“中国画”趋向“水·墨”之后,得以面向国际语境而生发主体性价值的时机。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画发展的多面性与延展性,尤其是多对文化对应关系的共同推进,综合构成了中国画的立体图景。在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中,基于反观传统与追溯师承而形成的中国画的自新之路,逐步转向为中西兼参、古今同修的复合型进程。一批当代中国画家站立于各自不同的时代境遇与文化立场中,以追溯的方式将传统导入当下,以开拓的姿态延展语言形式与题材内容的边界,不断地叩问着画种转型背后的逻辑关系的相互作用,构建了今天创作中国画的有意义的方式。
张文来先生正是这场转型洪流中有思考的代表性艺术家。他的艺术代表了一批同时代成长起来的既不愿意因循旧路,又不盲目流连新路;既不放弃主题创作与源于生活的创作观,又不放弃艺术内部不断变革的语言拓展;既继承了中国画的形式语言,又接受了西方化的技法训练与知识结构;既不消极对待中国画的主体价值与时代意义,又能开放包容、吸收不同门类艺术特质与表现能力的开拓型的艺术家。同时,张文来的艺术道路凝聚了他这个时期优秀艺术家的许多典型特征,即对于时代性与现实性的深刻理解,对中国画的主体坚持与开放心态,以及对于不断改良中国画而选择的面向水墨的方式与观念,尤其是以“现实的阅读”来开创一种新的表现视角与构成范式,以“纯粹的理念”与特殊的艺术敏感,来追求时代化的“水·墨”之性与全新的视觉叙事特征。
这种“水·墨阅读叙事”成为了张文来新现实主义艺术的有效范式。他一方面逐渐消解与转化了笔墨加素描、彩墨代国画所带来的中国画的主体性危机;另一方面又摆脱了一些人物画家所不可避免的笔墨习性与造型能力的弱项,走出一条既有着中国画自觉,又不固守传统立场;既注重笔墨锻炼,又强调贴近生活、表现生活,从学院出走,从写生出发,兼具西方元素与东方趣味的“水·墨”人物画的当代发展道路。
进一步而言,张文来新现实主义艺术是构建在时代性的审美趣味基础上,以中国主体性的艺术语言为根基,以一种个人化的天赋为依托的,带有开拓意义的艺术个性。这种开拓意义意味着他不仅仅是一种个人化的水墨艺术面貌的确立,而且还是一种整体意义上的“中国画道统”转变的组成部分。对于其作品的表述,既不能完全延续中国画里品鉴式的话语体系,以及依托中国画论知识结构与水墨概念等专业术语的表述模式;也不能完全沿用构图、造型、笔触与色感等一套西化的绘画艺术评述逻辑。这种杂糅与交织,对于最近三十年的中国艺坛,由中国画走向水墨画而言,无疑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在今天中国画的主体性危机更加突显,尤其是人物画面临着现实题材的表现压力与艺术性的创新压力的双重要求,体系内部的发展动力日益变革的时期,艺术家本人对于艺术表现生活的深刻理解,对于人物画创作内涵的把握,特别是在人物画创作必然经历的时代性作品中自由地驾驭画面,抒发艺术个性的能力,无疑值得我们共同借鉴与思考。
中华艺术宫学术部主任
318艺术商城
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