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惯了大叙事、大手笔的大画,再看王葆华小物件、小风景、小人物的小画,没有“恢弘巨作”的咄咄逼人,却是能自然带我们走进自己日常生活的亲切与平静。
前辈艺术家们总是教导我们,艺术家要多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我们总以为背着画夹走街串巷、下乡写生才叫深入生活,除此之外,我们却忘了自己最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日常的生活总是由很多琐碎的小事、小物件构成,我们经常会在过度的熟悉和忙碌中忘记或忽视这些离我们最近的人、事、景、物。
生活的各种琐碎或者无意义,就像碎片一样不断在我们的时间里堆积,每天通过手机、网络等途径,有无数的图像碎片填充了我们的生活视觉,我们在纷乱复杂中,看到王葆华的绘画作品,她自然而然的将这些日常琐碎,画成一张张清新动人的小画,在她作品的平静自然中,最容易发现日常生活中小我的存在。
看王葆华的画,也有一种玩宝丽莱(POLA)相机的生活乐趣,那种无拘无束的自然真实,就像随身携带的宝丽莱相机,随意拍摄记录下她日常生活中最原始、最真实的图像记忆,不同就在于,在机械图像泛滥的当代,绘画的日常图像记忆,相比机械的拍摄更具有艺术家情感触动的质感表现,这种日常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笔触的图画,传递着艺术家的情感体温,这正是绘画艺术至今能触动人心、感动我们的地方。
艺术家除了天分之外,绘画艺术家的成长总是要经历“怎么画?画什么?”的不同阶段,一个“怎么画?”可能就是一个画家长久学习训练的过程,很多画家,往往在这个阶段,就会过多陷入绘画技巧方法的摸索或炫耀上不能自拔,更谈不上“画什么?”的艺术内容思考了。而在“画什么?”上,画家如果没有“怎么画?”的基础,往往想一些远大的艺术梦想,反而也会让创作漂浮在绘画内容思想的虚空中难以落地。王葆华的绘画作品,有着严谨的学院艺术基础和真实的日常生活内容,恰如其分的呈现给我们关于绘画艺术“怎么画?画什么?”逻辑探索。
王葆华在中央美院,在从本科到研究生已有6年的绘画学习深造中,并没有被严格的学院艺术训练方法所累,造型、色彩、构图、空间等绘画语言方法塑造对她而言更加轻松自然,写意和表现,在她绘画艺术语言更加放松和成熟的基础上,用画笔,更加细腻敏感的发现日常生活中这些微不足道的小物件、小风景、小人物。这种日常生活的小,恰恰是在自然的状态下,发现了我们自我存在的平凡真实。
和前辈们有所不同,王葆华自身90后的生活记忆,不再是为追求宏大责任的使命而和自己较劲。回到“小我”本身,“我”就是90后的一个成员、一个标本,绘画反而成了她的图像日记,看到身边有什么就轻松自然地画什么,不把艺术想的那么复杂,自然而然地画自己平静有趣的生活,她在90后“小时代”的真实生活碎片里,让小物件的艺术更是不同凡响。
康文峰/评
318艺术商城
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