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318|318艺术网|陈湘波艺术专区|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ART318ART
我的收藏(0)
  • 收藏夹中还没有艺术品,赶紧选购吧!
318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资讯 > 318艺术家评论 > 象形何须应物—谈宋小辞水墨写生(下)
象形何须应物—谈宋小辞水墨写生(下)
2016-12-20  编辑:谢云婷  浏览次数:5290    加收藏
318艺术家  宋小辞  纸本设色《百花峪雨中》


318艺术家  宋小辞  纸本设色《沂蒙山》


    小辞2015年秋冬的这一系列作品可能是他创作风格改变的一个开端,因为从这些作品中我看出小辞对山水画的全新理解。摆脱传统的散点透视模式,运用焦点透视的方式更符合今天人们的观看模式。而对画面意境的关注成为了小辞进一步深入创作的方向。从之前论述的中国画的发展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对绘画的理解从追求写实画面到文人画追求的精神境界,再到引进西方透视与素描关系等理念,我们的审美一直在变化,但也一直伴随着我们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及认识。不得不承认中国文化还是以汉文化为核心的,即使在其他民族统治中国的朝代,汉文化为核心的普遍价值观依然没有被取代过。那么是什么支撑着我们的汉文化,而文人在传承这种精神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回看历史可以发现真正支撑我们汉文化的是以士人精神为核心的价值观。那么,文人表现士人精神的方式有很多,诗书画都可将其情怀寄托其中。  


    苏轼是北宋文学与艺术的重镇,苏轼曾与王诜有过一件“合作”的作品:《烟江叠嶂图》,苏轼与王诜同因乌台诗案被贬,王诜所画《烟江叠嶂图》被苏轼的好友王定国收藏,之后苏轼见到此画颇有感触,在画的背面写下了一首词:《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词中的核心思想就是说苏轼看到画中云雾环山,虽看不清所画山峰的真面目,但朗朗乾坤必定在这云雾背后,同时也坚信自己被贬之事一定会水落石出。不久王诜见到苏轼写下的词也非常感动,同样赋词一首作为回应,两人就这样相互唱和共同在这件作品背面写下了四首诗词。文人就是这样通过各种艺术形式来表达各自的情感依托,这些积极的、正面的、超然的感情寄托,便是我们所谓的传统的士人精神。这种精神会在艺术家创作时很自然的流露出来,这种情感的流露往往要高于一切技术层面表现,使作品的艺术价值得以升华。


318艺术家  宋小辞  纸本设色葛岭仙境 


    可以说中国画发展到今天已经走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是否要固守传统,师古传承?还是大刀阔斧的改革,与传统决裂以引进西方的审美标准创作作品?这是一个上个世纪初至今都在讨论解决的问题。其实对于我们来说,保持传统也好,接受新技术也罢,它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即使我们用西方的透视方法也无妨,关键是我们应明确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面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以及对它的理解怎样融入创作的作品中。这种情况下需要艺术家们明确方向,才能有所突破。就像小辞所画的作品,保持着西方引进的透视绘画方式,但画面的格调与意境还在不断的去寻找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从小辞的系列作品中能看出他在不断完善自己绘画技术的同时也在尝试对作品意境更加深层的挖掘,不断从江南园林艺术中寻找更深远的文化认同感。我们可以发现小辞的画面中几乎没有人物,作品中皆为江南山水景致,江南之景非常入画,特别是用水墨表现,这种创作不简简单单是画眼前所见之物,能在此时将心境与情感的寄托表现出来是小辞最新几件作品给我的最直观的感觉。



318艺术家  宋小辞  纸本设色《杭州龙井》


    单纯的对照眼前所见之物只能是画出所见实物的形状,但画作品的灵魂并不在其中,所谓“应物象形”并非一定百分百的对照画出眼前所见之物,也并非需要临景而画。象由心生,能画出心中之景,寄托士人之精神,文人之胸怀的作品才是经得起推敲与品赏的艺术品。所以说象形何须应物,即便是面对一张白纸,山水情怀也都在心中,这样的作品才可称得上是好的作品。小辞的新作已萌生此象,期待他接下来的作品会有更大的突破。


文/刘诗源


318艺术商城

编辑部

分享到:
推荐作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