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直觉得创作很难,画一张能打动人的作品更难。自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经过不断地跌打滚爬,反倒让我“走”了出来,对于创作有了更多的体悟和释怀,现在也乐在其中。其实创作很简单,让自己沉浸下来把心中所感心中所悟心中最纯净的世界通过画笔表现在画面里就是一幅好的作品。好的作品是不分类别的,孩童稚嫩的画总能给我们很多的惊喜,艺术家最后更是注重于返璞归真,回到孩童的状态,用心灵和画面对话,通过用笔尖在纸张上的游离达到完美的契合,用心来赋予画面生命力,用魂来注入画面新鲜的血液。
从本科过渡到研究生阶段,创作的环境氛围变得更宽松自由。可是对于我来说反倒显得有点无所适从,就好比一直依赖大人搀扶下走路的孩子,突然失去了依赖的双手,开始依靠自己完成下面的路程,恐慌,无措。我开始要自己寻找自己的绘画形式,题材等。云南的地域优势使创作有着无以伦比的特色,少数民族居多,给工笔人物画创作带来了别样的题材,并且有着很多优秀的少数民族画家和作品,令我大开眼界,并且此类作品在各界画展中也尤为吃香,再加上导师的绘画形式对我也有着很大的启示,我开始尝试民族题材,进行我的绘画创作研究定位。研一一年进行了不断模仿,思考,探索。虽然有着一定的成绩,但还是差强人意。这些让我对于我的创作理念和定位产生了质疑,创作也陷入困境。我进行了反思,由于自身对于此题材缺乏深入了解,对她的风貌,风俗,内在精神气质,少数民族文化也都只停留在表面,创作起来很艰难,被动。
艺术创作应该是快乐轻松的,随心表达自己的情感,应该有自己的特色,跟着自己的心走,画自己熟悉的,有深切感受的,这些才能真正表达自己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才能真正的打动人。沉淀下来,重新调整自己的状态,告诉自己:随性而动。这个春城美得令人心醉,我们本身生活在画里,身边的一切都为我的创作带来了无限的灵感,窗外湛蓝的天空、娇艳的花朵、葱绿的树荫,都为我所用,为我所感,让它意象的融入我的创作之中,这些都转化成我的人物画素材,寻找我所熟悉的人物面貌特征,结合自身感悟,终于冲破雾霾,看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地,艺术不正是需要真性情吗?内心的表达无比强烈,才能通过绘画传递给观者。
318艺术家 徐畅 纸本设色《意无际》
这里我所追寻的艺术是随性的,我每一张创作最开始的构思没有面面俱到,脑子里仅是一个大概的影子,清晰的只是我想诉说的某种思想和情感。边画边调整,到后面描绘的物象才逐渐清晰,跟着画面一起游走,没有想过一定要画到一个什么程度,只想着要表达到一个什么境地,随遇而安,随心而定,跟着心和画面走,传达出我的世界,和心中所谓的“精神”能不能让他曝露在白日之下,让大家所感知,“传教化,助人伦,千载寂寥,披图可见,”绘画本身能洗涤灵魂,净化精神世界。我心中的艺术,并不一定是多么丰富多彩,仅希望它像一汪清水一样,能够沁人心脾,过滤杂质,洗涤灵魂。所以我的创作大多没有浓艳的色彩,没有丰富的技法,没有逼真物象,要的只是一种真挚,一种感悟,一种自我的态度。把我最本真的状态展现出来。毕业创作中《意无际》、《梦有知》,就是我从“有我之境”到“无我之境”的探索。一切技法都是奴隶,没有华丽的技法,我只是单纯拙略的用最原始的渲染,一层一层,一片一片的描绘出我心中的那个“它”,在我的世界里,我不是我,我可能是一朵云,可能是一阵风,可能是一滴水珠也可能是一粒沙,可能幻化成世上最最平凡的东西,用“我”的方式来获得感受,然后把它引入在我的画面里。
对于创作,人物和花鸟,山水都只是一个元素,没有具体的界限。画家都应该画心中所感心中所悟,生活中的一个花瓶一轮圆月一张笑脸都可能会激起我们心中的情愫,一个好的画家是不会局限于题材的选择分类的,因此,我把它们有机的融合起来,转化成我自己的特点,来营造出一种整体的意境。“灵山多秀丽,空水共氤氤”,画面里没有特别明确的物象,没有特别抢眼的亮点,希望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让观者能够自由的注入自己的思考,盛入自己的情绪,找到自己的心灵的归属感和契合点。
一件艺术作品的社会意义应该是情感的融合与升华,画家一半,观者一半来共同完成。我一直在试图用自己的视角去表达“我”最本真的状态。
英国诗人兰德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行走在这片雾霾弥漫的大地,一如这咫尺宣纸,有多少梦想被蒙上了尘埃,但我想,只要有梦,不放弃,就能在尘埃里开出花来。
318艺术商城
编辑部
推荐作品
-
意无际 已售出
徐畅
纸本设色 170cm*9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