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青春心印参展艺术家 文晢
观看文晢的作品不禁让人回想起90年代大院生活状态,把观者的思绪一下拉回回忆里。画面中事物褪去该有的鲜活色调,用灰色“回忆”的手法来渲染,为情感表达埋下铺垫。而回忆里的画面总是阳光刺眼,如今怀旧的人住在热闹繁华的大厦,从而在画面隐约透露出隐喻的归属感,是挣扎的,是矛盾的,也是最纯真的。
年代的隔空对话,以第三者的姿态去窥探这一个充满神秘感的“公园”……
以下为文晢的采访:
318艺术网记者(以下简称“318”):首先祝贺您的作品入选了这一次的展览,可以跟我们介绍一下本次参展的作品吗?
文晢:谢谢,这次参展的作品是《单位》组画的其中4张,描绘的是90年代单位里的常见景象。我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单位像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每一幢楼、科室、廊道、广场都是正经而方正的。那种高大而空泛的姿态又被记忆刻意强化了。这里总少不了一些禁忌、点到即止的修饰。这种克制的气氛带有一种神秘感,一直让我有表现它的欲望。
318:我们从您的作品中看到许多生活常态的语言,您在创作中糅合了哪些元素呢?因为“单位”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严肃,再者您的画面以灰色为主,给人一种比较冷冰与漠然的感觉,但画中的小孩又使整个画面增添了灵气与生气。
文晢:元素很简单无非是建筑、植物与人,总是这三者去构成一个画面的。这四张画中:谈不上好看的水泥假山造景、为了监视果园而建的碉堡、园林中的巨大水塔、过分理性的花院,都在我印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把这些“矛盾”当作趣味,其实都是跟人相关的,可能也因为我本身是学人物出身的吧。这些场景对小孩而言就像城堡和公园,一方面可以强调“矛盾”,另一方面希望观众也能把自己带入这种“嬉戏”的状态。与其说是小孩不如说是“趣味”缓和了你说的那种冷漠感吧。
318: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情感和生命体验的结晶。在内容和技巧两者之间的权衡,您又是如何在您的作品里表现的呢?
文晢:我理解的技巧包括构图、造型、用色然后才是技法。就一个艺术家而言,技巧是长期以来形成的语言,把这个问题看作是内容和语言,那么这个关系就好理解了。比如散点透视的技巧离不开默写这个创作方式,在这个创作方式下自然就只会选取你最有印象的对象及色彩、选择对象最好表达的面,这些技巧都是服务于内容的。技法上一般都是在“言简意赅”的前提下结合经验去尝试,我所使用的技法基本都是传统技法,或做一些小变化罢了。
318:您对自我的创作有什标准来衡定吗?什么程度才能让您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满意呢?
文晢:李小山老师对创作的评判标准是:“独特性、难度、完成度”,段建宇老师也有这样一个表述:“看艺术家怎么搭建现实与绘画的关系”,我都十分认同。落实到对自身作品的判断可能会想:主题上是否经得起推敲,画面上是否表达出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观众是否能感受到。技巧上否对自身的语言有进一步的探索等等。如果比之前的作品有所进步的话就会满意吧。
318: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许多画家为了博取个性特色而想起多种方法来装裱自己的画作,那么您认为在众多画家中您有什么“个性”或是“优势”吗?
文晢:生活中真正有个性的人,首先都会试图掩饰自己的个性,因为他们都很缺乏安全感。在艺术中其实也差不多,能把个性和优势放在一起谈的艺术家都是幸运的。一定要找出一种称得上优势的个性,那可能是比较能意识到问题、比较不怕失败吧。
318:在接下的绘画当中,您会想在哪一方面进行创新?或是想在哪一方面去突破一下自己?
文晢:我会想继续提高自己的默写能力,让自己的创作过程和题材选择更自由。提炼自己的语言,更好的把想表达的东西传达给观众。清晰自己的观察,形成自己想要探讨的母题。当然目前而言最重要的是管理好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创作上。
感谢文晢与我们分享他的艺术思想,318在此衷心的祝愿文晢在往后的艺术道路上扶摇直上,继续创作出更加打动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