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318|318艺术网|陈湘波艺术专区|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ART318ART
我的收藏(0)
  • 收藏夹中还没有艺术品,赶紧选购吧!
318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资讯 > 318艺术家评论 > 窥视世俗的秘密——王大根水墨的影像叙事
窥视世俗的秘密——王大根水墨的影像叙事
2013-04-28  编辑:鲁宁  浏览次数:16684    加收藏

王大根与我同年,我没认识他人之前,就知道他的名字了。不是因为别的,而是每次上公共课老师点名时,他的名字总是最引人注目。后来我在郝青松策划的《后水墨计划·延伸与转向2012》展览上看到了他的国画作品:《21克》、《弱点》、《温润》。那个时候我直觉地判定他的国画与艳俗艺术有关。但是又总觉得哪些地方不妥。


2012年一个下雪的午后,我在中央美术学院旁的一个小咖啡馆里,在老刘同志的陪同下,首次见到了王大根本尊。看到王大根之后我才明白了,我所感到的不妥之处到底是什么。王大根本人和艳俗没有一点关系。他心目中的“艳俗”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艳俗艺术,更多的是内心憧憬的某种邂逅。因此在他的国画作品中,虽然姿态撩人,却感觉不到色情感。


此外在王大根的画中,明显能够感觉到影像的痕迹。据他本人讲:“我非常喜欢看电影,喜欢从别人的感受中得到启发,再把这种启发转化成自己的感受表现在画面当中。每个人的感觉都不一样,但是对于我来说,我现在没有这么多的感觉,因为我年龄就这么大,生活圈子也不大,经历也是有限的,我只能通过别人传达给我的,我进行再创作。常常是电影中的某一个镜头,某一句话,触动了我,我就开始创作了。我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叫《巴别塔》,它的整个故事就是由一个小孩在山上开枪所引起的,最终这一枪演变成了涉及多个国家的事件。我非常佩服电影中的强大的叙事性,一部好的电影就是一个好的故事,我先看到的是他的故事。我感觉我绘画的过程,就是在拍一部电影的过程,我希望将一个故事讲明白。而纯形式的东西在我的眼中就像商业片一样,好多人看电影是为了放松,生活已经够辛苦了,看电影就希望轻松一点,而我看电影就是想从电影中得到些东西,因为我的生活经历太少了。”


王大根的个人表述上来看,影像是他得到灵感的源头,而不是文本。非常有意思的是,王大根在他的国画创作中特别强调的叙事性,似乎并不是建立在文学的基础之上的,而恰恰来源于图像。我们在当代艺术批评中所预言的“读图时代”似乎正在这一批青年艺术家身上得到了印证。新一代的青年已经习惯了以图像的形式吸收信息,同时也习惯了用图像的方式去表达叙事。可以说王大根的作品就是典型的从图像到图像的过程。这似乎打破了艺术史家长久以来对再现真实的描述。当我们习惯了计算机网络、视觉符号所编织起来的虚拟世界之后,我们是否还会去关注真实的世界呢?


此外,王大根也表露出了另外一种情绪——对成人社会的渴望。我们能够看到他近期的国画作品中常会出现大量的人物,如《21克》、《弱点》、《规则》,并且每个人物背后都有故事要迫切的讲给你听。并且他试图在画面上向观看者展现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人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人在哪个阶段都有属于那个阶段的观点。而属于王大根这个年龄段的,恰恰是对自己的不确定性以及对成人社会的向往。


318,国画,国画人物,王大根,《21克》

318推荐王大根国画作品《21克》(国画人物)


国画作品《21克》是王大根受电影《21克》启发而创作的一件作品。据王大根自己说:有一段时间我迷上画葬礼,我就希望通过对葬礼的描述,表达我个人对死亡的态度。


认识死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认识自己的过程。《21克》采用从棺材内向外看的视角,把画面定格在西式葬礼中,送葬亲友向死者道别的一瞬间。这个绘画的过程,是王大根通过别人的目光审视自己的死亡,同时,对于观看者而言,也是在通过送葬者的目光审视自己的死亡。


不过这种审视还有另一种潜在含义,既躺在棺材中审视所有人的人,就是死亡本身。而棺材外的人则是画家自己。翻回头再来看王大根的国画,我们发现,棺材外的亲友大多表情冷漠,同时从年龄上看,所有的送葬的人都是年轻人,且以男性为主。


从这个角度来看,虽然画家王大根想去表达他个人对死亡的态度,但是对于一个20出头的年轻人来说,死亡还是那么的模糊和遥远。



《弱点》、《规则》算是一个系列的国画作品。据画家王大根自己说他想描述的是黑社会。其实“黑”只是一个噱头,画家所希望表达的是他对社会的见解。《弱点》的构图采用环绕的方式,前景的歌女虽然很显眼,但是观者的视线最后会集中在画面正中红色沙发上的西服男子。形式上画家希望通过红色连衣裙与红色沙发之间的呼应,强调歌女与西服男子之间的特殊关系,但确破坏了画面的视觉平衡。这可以说是画面上的败笔。


国画作品《规则》表现的是金字塔结构的构成,这显然不是一个非常友善的一群人,暴力、色情是画家希望展示给观者的内容。但是同时画面又融合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比方说持枪的五个人的姿态来自于港剧枪战片中草莽英雄的形象。而最前面的西装男子形象,依然是坐在红色沙发上,只不过这一次他的面目更加清晰。


从画面当中我们感受不到所谓的批判性,更多的则是一种艳羡和幻想。站在社会食物链顶端的应该是一个“高富帅”的青年男性形象,而一切色情与暴力只是手段罢了。这似乎是画家王大根潜意识所表达的观点。


青年一代的艺术家们,他们的笔墨还处于寻找与模仿阶段,笔墨在水墨画中作为一种语言存在,是技法构成的一部分,它虽不是作品的全部,但是作为水墨画笔墨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代水墨在努力的探索着与传统笔墨所不同的时代感,很显然作为80后的王大根还有一段路要走。其实王大根的国画并不复杂,他试图用复杂情节编织出来的画面,往往可以被观看者迅速解读。这种“可读性”恰恰是他的画作的一大特征。而他的画中对暴力与色情的幻想与艳羡正是青春躁动的体现,恰恰也是他所处的这个阶段所应该有的,也是成人世界所缺少的。他更像是一面镜子,将成年世界的东西直接映射成画面,但是这种映射又是停留在表面的。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画家并没有陷入到现实世界的桎梏之中。他们作为批评话语的我们,不应该急于将其归类到成人的世界,相反要珍视这种纯真与生命力,这才是最可贵的。


318艺术商城

编辑部

分享到:
推荐作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