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318|318艺术网|陈湘波艺术专区|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ART318ART
我的收藏(0)
  • 收藏夹中还没有艺术品,赶紧选购吧!
318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资讯 > 318艺术家评论 > 王洪洲:拓展校园雕塑的人文空间
王洪洲:拓展校园雕塑的人文空间
2013-08-02  编辑:杨洋  浏览次数:28444    加收藏

 图、文/王洪洲


王洪洲 《空山寂寂》 铜雕 22cm X 30cm X 47cm 2013年(318艺术商城作品)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易经•贲卦》
 本文言及之“人文”,指中华传统文化中延续贯穿的一种学术精神,不同于西方形式逻辑法则,与西方人文观念亦非一题。强调此与彼相交的规律秩序,讲求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人与客观世界的和谐统一,运用辩证思维,从主体感受出发,分析优秀校园雕塑案例,以此激活中式艺术由表及里的直觉感悟与智性因素。  21世纪科学与人文高度融合,校园雕塑作为学校展示文化理念的重要方式,被用来拓展教育的多维向度、链接不同学科空间、承载文化底蕴以及滋养教育根基;不仅局限于较大体量的作品美化公共生活,客观上还要求雕塑本身应具有与特定环境群体进行对话互动的多样可能,力求体现所在学校蕴藏的丰厚信息,与之交相呼应,表达特定的空间氛围和意境,赋予更为广阔的人文空间。其独特和鲜明的文化价值,也展现出适应时代的新走向。

一、情境交融

人类用雕塑表达深刻的情感,藉用手段和材料使之物化。祁连山下的战马嘶鸣化作马踏匈奴的永恒瞬间,莫高窟为黄沙漫天的敦煌点缀一抹平和亮色,岷江上轻舟泛过留下凌云山雕凿的惊鸿一瞥……。艺术创造伴随历史车辙记录时代印记,今人再次审视,亦能辨得当年气象,恍兮间触动心底情愫,引发无尽感怀。校园雕塑作为联接主客体的纽带,使情与境相生相融,通过对其摆放环境、朝向视角、光影色彩、形体疏密等要素的合理构建,起到凝缩、维系环境空间的作用,展现校园精神文化底蕴和价值取向。以清华大学荷塘北岸王克庆创作的朱自清教授雕像为例:汉白玉的质料、造型严谨,做工精到。先生面水而坐,清寂若思。1927年仲夏某个夜晚,先生感于世变,夜不成寐,漫步至此写下名篇《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荷塘因文章闻名,雕塑介入环境自为观者期许,雕塑四周水天一色,“绿树形成墨色的线、雕塑变为白色的点、荷塘与天空化作灰色的面”,与环境的结合混若天成,互为映照,相得益彰。徜徉其中,移步异景,近观远眺皆相宜。“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透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因而涌现出了一个独特的宇宙。”①雕塑作为精神沟通的桥梁,题材与文化背景深度契合,触动观者感官知觉,与之产生共鸣和交流,艺术美与精神象征合一,揭示真理与价值,激励和陶冶着广大游人与学子。


王洪洲 《山居秋暝》 铜雕 66cm X 20cm X 47cm 2013年 (318艺术商城作品)


 二、虚实相生 

虚与实, 因互相对立而存在,相辅相成而统一。其中的原理与阴阳文化,与古典美学中的韵味、意境、神形、有无,有着密切的关联。《老子》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指明任何事物都不能只有“有”没有“无”,只有“实”而没有“虚”,否则就失去了它们的本质和作用。老庄学说朴素辩证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中国文化的内核,如笪重光在《画荃》中所言中国画 “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的处理手法,古典诗词通过对于景、事、物的实写,对于隐含情感的虚写,以实现写景抒情、托物言志的目的,中国园林布局中的“亭台影罅,楼阁虚邻”(计成《园冶》),以及“瘦、透、漏、皱”的假山石审美标准等,无不体现出这一美学原则。就雕塑而言,虚和实的具体含义,可指形体中的虚拟与真实、实有与空缺,模糊与明确,亦可指作品中的神形、情景、意境的对立统一。对于创作中虚实关系的处理,无论实以引虚或虚中孕实,均以虚实相济为准则。宗白华先生对此有述:“埃及、希腊的建筑雕刻是一种团块的造型。米开朗琪罗说过:一个好的雕刻作品,就是从山上滚下来也滚不坏的,因为他们的雕刻是团块。中国就很不同,中国艺术家要打破这团块,使它有虚与实,使它疏通。”②中国传统雕塑常以镂空、线刻等手段,用物理空间的“实”孕育精神境界的“虚”,从而达到以形写神、传神写照的艺术感染力。人物、动物、器物多以饱满圆浑、自然流畅的造型和富有弹性与生命力的曲线变化,给人一种美妙和谐、安然静穆的艺术美感。依附于建筑的木雕、砖雕、以及寺庙石窟雕刻,擅用空透灵动的造型营造空间氛围,令观者在感性中通过悟境而达到精神上的超脱与自由,将直觉和情感的作用提高到极高的地位。虚空间的合理营建,能够影响校园雕塑的文化品味,克服浅薄、乏味与浮躁之感,使之易于融入环境,达到虚实互生、化情为景、托物言志的目的。立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门前许正龙所作《镜里镜外》,用不锈钢和紫铜两种材质构造一幅扭曲的眼镜,眼镜是人视觉器官的延伸,带有明显的文化印记;而它非常态的存在方式,不同材质的组合、无镜片的框架无异于为我们打开了一个跨跃时空,内涵丰富的“空间通道”,虚实有无之间,历史的明暗,人性的曲直,新旧文化激变碰撞,似乎从空透的眼镜当中折射出来。“在审美表达上,中国的艺术不必是全有、实有,可以呈现为无、呈现为虚、呈现为空、呈现为默,却不是真的虚无空默,而是包蕴着内在的充盈又丰沛的意蕴的。”③虚实关系的巧妙运用创造无限丰富的想象空间,赋予作品更为完整、和谐、含蓄的意境美,中国智慧形式诗性的表达,使观赏者可以欣赏到超出形体之外的“象外之象”,聆听“弦外之音”,品味“韵外之至”。


三、动静相偕

动和静,是两相对立的哲学范畴。《周易》中有“一阴一阳之谓道”,“动静迭兴而分阴阳,变化之所由生也。”的描述,古代先哲认为天地万物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动与静是相互依存、相互包容、互为转化的。中国人敬抚万物,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庄子语)。就传统雕塑而言,其表现方式则更多地讲求动静结合,在平衡和谐之中见起伏顿挫,创造丰富和谐的变幻。传统雕塑的经典在于以静态表现动态, 将瞬间凝固为永恒。无论是东汉时期构思奇巧、造型灵动的《铜奔马》,还是十七世纪欧洲追求动感造型的巴洛克风格,都可以从中感受到这种“不动之动”。 20世纪初,随着西方工业文明走向成熟,西方现代雕塑逐渐从传统体量模式中蜕变出来,杜尚、莫霍利•纳吉、亚历山大•考尔德等人的动态雕塑作品,拓展了传统雕塑的概念,这个时期由于技术材料的限制,大多数作品都偏向几何形态和机械动力的应用,这些作品将运动和时间因素纳入作品中,动态部分与静止的基座处于同一时空,构成相对的运动,虽然给观者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但它仍处于雕塑与观众的单向联系中。1957 年杜尚在他的主题为“创造行为”的演讲中提到,“艺术创造中有两头,一头是艺术家,一头是观众。创作的行为并非由艺术家独自表现, 须有观众参与并诠释其意义,使作品与外在世界产生关联,后者和前者同样重要。”21 世纪, 科技发展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无限潜能和可行性,伴随着声、光、电、和网络技术的成熟发展,互动雕塑应孕而生,为雕塑家提供一种全新的艺术和空间展现形式。瑞士雕塑家拉尔方索为清华大学创作的互动雕塑《感叹号》,使用如LED灯光、音响以及光学探测器等现代材料,通过电脑和互联网技术将这些元素有机联系起来。观者可以通过发送手机短信这种现代通信手段控制灯光以及声音的变化,展现不同表现形式。这种双向互动模式具有全新的创造性,雕塑接收和反馈观者意图,激发公众的参与性,参与行为成为雕塑创作的一个动态组成部分,艺术家与观众的身份已经模糊并且转换,创作体验跨越身份与时空,创作主客体之间的互根互依,作品表现形式转化与消长的关系与中国传统阴阳观暗合,具有深刻的艺术价值。 建设校园雕塑,需要藉助中国艺术智慧,开拓直觉思维与艺术表现的内蕴,情境、 虚实、动静等因素在一个创作单元中往往互为渗透,动态联系的平衡众要素,把握造成动静虚实之间贯通和转化的造型条件,注重自然实践精神,用直觉经验和充满灵性的感悟,逾越抽象思辨的理性界限。以有形之“文饰”消融冰冷的现代元素,以此疏通情感诉求,体悟天地人和,探究更为深邃的“人文空间”。


注:① 宗白华:《中国艺术境界之诞生》载《艺境》, 商务印书馆2011年12月第一版② 林同华:《宗白华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第一版③ 王振复:《中国美学范畴史》,第一卷 2006年2月第一版

载于《学院雕塑》第十六辑


318艺术商城

编辑部

分享到:
推荐作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