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创新来源于内心的沉淀 —— 陈永锵笔墨下绽放的铿锵
中国花鸟画的历史源远流长,徐渭、八大山人、吴昌硕、黄宾虹等大师,都曾在花鸟画史上留下深远影响。如何在传承中创新,使得百花在铿锵的笔墨中咏叹绽放,是将花鸟画发展至今,所遇之瓶颈。对于这一问题,中国美术家协会,国家级美术大师,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陈永锵,颇有话语权。
对于花地热爱,除了天性对美的向往与热爱,还包含了他与父亲的温暖记忆。当年陈父被遣乡务农,尽管人生失落、家徒四壁,但陈永锵父亲却达观坚强,闲时以种花为乐,在他的精心呵护下,即使再荒芜贫瘠的土地也照样能长出傲岸的花朵。父亲创造的这盎然的春色也一直留在陈永锵心里,让他对花地美态有了更深的见地。在陈永锵先生的笔下,本来柔美的花朵,更增添了铿锵的力道,具有雄性的刚强,张扬着勃发的生命力。
现代人是孤独的,他们最大的缺失是自己与心灵的对话。陈永锵先生认为,画花并不是仅对物写照,而要把作画当作与大自然、与天地的一场对话。作画的过程就像是将美好的事物诗化,而不是图解。将花的形态跃然与笔墨直接,是写他与自然的对话,是他将自己心中胜放的春天抒写了下来。他一直追求用生命的激情表现自然界的崇高之美,在张扬生命的整体过程中张扬自我。故此,陈永锵的花鸟画脱胎于岭南画派艺术的滋养但又风格特立鲜明,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陈永锵 《刺桐》
1985年首次举办个人画展后,
陈永锵先生那些以讴歌生命、充满韵律感的
花鸟画,一直被各界所关注。陈永锵先生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只有向自己的内心深处走去,才不会重复别人的路。他的创作过程一直是坚持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使用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和跃动的生命。在传统花鸟画基础上,陈永锵先生结合浓重绵密的山水画用墨技法以及汉唐浑厚结实的造型观念,同时吸收了西方印象派和表现主义等艺术养分,使其作品的画面构成饱满、丰厚、沉雄、强烈和充满律动美感,令花鸟画创作出现了新的面目。
陈永锵先生表示,所谓创新,并不是刻意追求的。艺术对传统的传承与变革,犹如一个继承了父母基因的新生命,拥有了相同血缘和基因都在体内,但至于细节与五官肯定会有差异。但是刻意去创新是行不通的,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自然而然,而且人的天性会驱使自然而然地我们向新世界追求,只要你贴近艺术的本性,不刻意守旧,超脱传统的束缚是会水到渠成的。罗丹层说过,艺术是学习真诚的功课。艺术的创新必须是虔诚的、非功利的。如果以功利的心态去刻意地搞创新,得到的结果必然是苦涩而别扭的。不要让虑市场左右了创作,不要太功利。画家的创作应该自由自在的,是对灵感的回应,并且在画画中得到身心的愉悦感与满足感,这些都应该无关于市场。画画的最大功能是能够帮助自我修养,画家要多一些对自我的审视与研究。耐心地在长期的积累中,吸纳种画派的艺术养分,将作画变成一种信仰,这样,在艺术上的突破与创新便会水到而渠成了。
编辑部